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立耀《梅兰竹菊》集体备课--竹子

(2020-12-29 16:29:03)
标签:

美术

分类: 11.集体备课
          孙立耀《梅兰竹菊》集体备课--竹子

  17     12     20    日  星期       

主备人 孙立耀 参与 孙立耀 王哲辉陈光曼 

累计教案       

课  

《鸟语花香》

   2    课时(本节共   3  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竹子的生长结构与造型特点,领会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的思想内涵。

过程与方法

2.学习写意画墨竹,了解笔墨技法与造型关系,尝试用写意技法画竹子。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3.通过学习写意画墨竹,感受写意墨竹形式美感与蕴含的“君子”品格,体会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君子”品味。

教学重点

学习写意画墨竹,尝试用写意技法画墨竹。

教学难点

写意墨竹的笔墨技法与造型关系。

教学思路或

板书设计

(板书课题:清风竹影)

2课时通过对郑板桥等名家墨竹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从竹子的图例、墨竹的画法示意图中了解竹子的生长结构、生活用途与表现技法,进而掌握竹的形态、构图要点、疏密关系和情意表达。

竹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墨竹成了书、画、道(哲学)的综合体,成了人格、人品的直接写照,寓意兴寄愈益丰厚,成为中国画史千载不衰的画种。初一学生对于竹子的这种精神是有所理解的,结合课内外知识对描写竹子的诗词歌赋也能说出几句来。但是大部分同学没有用过毛笔,讲解怎么用笔用墨是个关键,毕竟美术课没有作业呈现无疑于耍流氓。还有国画材料,乡镇学生也很难购置全面,建议统一购置或学校发放。

学生课

前准备

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

教具

多媒体课件、竹子实物、颜料、笔等示范用具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基本了解竹子的生长结构与造型特点,领会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的思想内涵。通过画写意墨竹,了解笔墨技法与造型关系,尝试用写意技法画竹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

(教师手拿竹子实物)问同学们,看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什么啊?(引出本节课学习的主题)同学们都看见教室里四周挂的墨竹,有没有一种置身竹林中的感觉啊?今天我们就在这墨竹林中感受清风竹影,学习写意画墨竹。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竹之品格

,非草非木,实在是天地间一大造化。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诵咏,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和画更是数以万计。

学生探究一:你知道文人墨客为什么喜欢竹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虚心、有节、坚韧、挺拔……

教师归纳:竹子虚心、有节、坚韧、挺拔、不畏霜雪的自然属性,特别适合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文人将自身情感融入竹子,将竹子作为君子的象征。(板书:一、品格)

文人画家们以竹为君子,描写竹子,实为描写自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2.画竹名家

历代文人画士之中,爱竹的人很多,竹诗竹画也多得不可胜数。

学生探究二:你们知道有哪些画竹子的画家吗?

学生讨论回答:……

画竹无论是数量之多,还是格调之高,都莫过与一个人。

他早年家贫,努力好学,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他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为官清正,关心人民疾苦。

他擅长画兰竹,他题与竹画的诗数以百计,丰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融进了对竹子的生态描绘之中。他是扬州八怪之一。

他就是清代的郑燮,号板桥。

下面我们来欣赏下郑板桥的墨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学生齐读,并说诗句的思想感情。

教师归纳:竹子牢牢地咬定青,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哪个方向的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náng tuó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找出诗中表现郑板桥所画竹子形象特征的关键词。(清瘦)

学生说诗句的思想感情。

教师归纳:托物言志,借写所画竹子清瘦劲节的形象特征表明自己清正坚韧的节操。表现了一个廉洁爱民,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

他认为画竹有三个阶段。一是眼中有竹”,二是胸有存竹”,三是胸无存竹

学生探究三:你对画竹的这三个阶段是怎么理解的?

教师归纳:眼中有竹仔细观察,复临摹。二胸有存竹”,即在创作前对要画的竹了然在胸。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三胸无存竹”,即在挥写的过程中,又不为胸中之竹所束缚,只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创造出新的形象。

 

二、 新课讲授:

(1)、我们首先来观察下,老师手上的竹子长什么样,分析了解竹子的造型特点。

(2)、邀请学生介绍竹子的生长特点、生长习性。

(3)、展示、欣赏优秀的画竹的作品,请学生谈谈感受,说说有关竹子的诗词。

(4)、教师介绍郑板桥与竹子的逸闻趣事以及诗、画作品,指出竹子的象征意义,了解中国古代画竹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学习竹子虚心有节的品质。

(5)、学习画法,体验笔墨

学习中国画中表现竹子(竹干、竹叶)的方法。

我们先来了解下眼中之竹,看看竹子都有哪些结构。

1.竹子的结构:竹竿,竹枝、竹节、竹叶。

教师示范画竹子。

2. 写意竹子画法:用笔用墨。立竿。学生对比两竹竿特征(粗细大小浓淡正测,不平行不并列,节与节间要高低错开);画节(像单引号‘’);添枝(左顾右盼,相互呼应);加叶;落款。

3. 【练习】学习画法,临摹范画

根据所学的技法临摹竹子

【测试】作业展示,师生评价

1.学生自评 2.学生他评(你最喜欢那一幅作品,为什么?) 3.教师评价

【作业】学生练习,尝试画竹

根据所学的技法临摹竹子或自已创作一幅墨竹图。

练习时注意事项:

1、要求按顺序画,竹干竹节竹枝竹叶落款。

2、注意竹干用淡墨画,竹节用重墨画,竹枝用淡墨和重墨画,竹叶用淡墨、重墨和浓墨画。

3、墨色浓淡得体, 竹干、竹枝和竹叶层次分明,疏密有序。

 

三、实践体验:

鼓励学生在宣纸上尝试运用中国画材料画竹。

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所画竹子作品,互评作品。

四、教师小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