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
(2017-12-03 10:57:28)
片子的开头,是小孩子们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全托的幼儿园中,片中的小孩子们紧紧地抓着父母的衣角或是扒着教室的门不愿离开父母,表现出的是对父母的深深的依恋和那未知的陌生的学校生活的恐惧。就像片子开头说的那样,"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年幼的孩子,只有弱小的身体,尚未成熟的思想,没有面对未知事物的勇气,在父母远去的瞬间,脑中只会产生被遗弃的恐惧,除了哭泣与喊叫不知道自己还能够做些什么。还记得片子中一个小孩子在第一次上学时哭喊着的一句话“老师,你不要抢我。”就算是成年人,对于未知的事物,都会有一丝畏惧,更不用说年幼的孩子们是怎样的脆弱。
渐渐地,孩子们已经熟悉了学校的生活,大家能够开开心心的 一起上课、玩游戏。其实,孩子们的世界是很单纯的,他们很容易就可以忘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与耿耿于怀的大人们相比,小孩子们之间的感情真的是难能可贵。片子中,孩子们为了一点小事情就大打出手的事情很多,有时候是为了抢玩具,有时候是因为玩游戏时产生摩擦。但我们却能够笑着看他们打闹,因为他们并不会记仇,打闹过后他们会忘记这些不愉快的事情,转眼就能够笑嘻嘻的一起玩耍。这是他们性情最真实的反应,不想成年人,凡事三思而后行,有所顾虑。孩子们可以肆意的说出“我越来越喜欢谁谁谁”可以任意的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和不喜欢,或许这样单纯的世界,才是我们想要守护的。
片子的末尾,是家长们接孩子们回家。早早被接走的兴高采烈,晚被接走的心情低落,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叫陈志鹏,在等待的过程中,笑容逐渐消失,情绪越来越低落,他落寞的独坐的背影还有四处张望的行为,牵动着我们的心。都说孩子是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标杆,我们该做的是尽可能的保护好他们,教育好他们,不让令人心痛的事情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