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许昌市区中招政策出炉

(2017-06-01 09:39:32)
2017许昌市区中招政策出炉

5月28日,许昌市召开了2017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会议,今年普通高中的相关规定也相继出台。今年市区的几个显著变化就是新增一所高中,而许昌市五高不再招收普通高中生。

01   招生计划

今年市区的招生计划比较复杂,有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国际班以及面向县市招生等多个类别。我们重点关注市区的普通招生计划,也就是大多数学生将选择的高中录取途径。http://s7/mw690/006f9LErzy7bwvaRzym76&690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建安区与市区部分仍然是区分招生的,市区与建安区高中之间不能互报,也就是说市区初中不能报考建安区三高,而建安区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报考市里的高中。这里的市区包括市直学校、魏都区、东城区和开发区所属初中,建安区和示范区划归到建安区的招生范围。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今年市区共有7所高中参与录取。与往年相比,少了许昌市五高,许昌市五高一直是许昌科技学校一个学校两个牌子,随着科技学校的迁建,今年不再招收普通高中生,专心致力于中等职业教育。

 

而新增了一所许昌宇华实验学校,这个学校其实就是位于延安路上的原北大附中许昌分校,隶属于郑州宇华教育集团,已经于今年2月份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这个学校和北京的北大附中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合作,上市前夕出于各种原因更名为宇华实验学校。

 

而许昌高中的普通招生人数则从去年的1050人减少到了850人,在生源逐渐增加的情况下,许昌市区最好的高中却减招了。

建安区(含示范区)高中招生变化不大,仍然是四所学校,两所公办两所民办,共招生3000人。http://s14/mw690/006f9LErzy7bwveDmsl7d&690


02   招生批次

招生共分为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其中提前批包括省、市的国际班、体育、艺术班等,许昌高中第一批,实验、二高、三高为第二批,八中和宇华实验学校为第三批。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填报了第一批许昌高中的志愿但没有被录取,则第二批的实验、二高、三高录取时,分数线提高10分;如果填报了第一批或第二批志愿,没有被录取,则第三批八中和宇华实验学校录取时分数线提高20分。

上表是近年来市区三所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可以看出来三个学校的分数线档次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二高的录取分数线去年增幅比较大,与实验中学的录取分数线差距从2015年的73分缩小到了2016年的36分。

 

在这儿想说说这个新增的宇华实验学校,虽然第一年招生,虽然在第三批招生,但是闹出的动静也不小,前两天网罗了不少初三学生组织了校内的提前录取考试,称之为宏志班招生。据悉考试命题的难度还不小,对于这个新增的高中,我们建议还是等待一些时间再去决定。其新郑总部一直以来都是靠免费的宏志班配备最好的师资来冲刺名校,剩余名额收高价来保证收益。


03   关于分配生

有不少家长对于分配生不太了解,在这里多说两句。这项措施是为了平衡不同初中之间的差异而做出的一项决定。比如初中A和B,A远比B要牛,如果正常录取,B初中能够考入高中的人数就很少。而分配生就是拿出来高中招生计划的50%,按生源数量比例分配到各个初中,B校的学生最多就可以享受降低50分录取的优惠。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降低50分是最多,而像一中、二中、实验、十二中等四大集团因为学生人数较多,基本上都是最多降10-20分左右,只是一些薄弱学校才有可能降低50分。

04   一些比例

今年许昌市区可以说是严格执行了教育部关于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比例各占50%的规定。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今年市区参与中招的学生有7550人,而7所高中加一起的普通招生人数才3500人,其中参与分配生计划的4所高中仅招收2650人。许昌市区的普通高中录取率仅46%,也就是说许昌市区的初中毕业生中将有一大半上不了高中,只能去中等职业学校或者结束学生生涯。不过这也是国家的政策导向,一些学生走职业类道路或许比上普通高中更合适,同时,职业类学校也可以通过对口升学和单独招生进入大学阶段就读。

 

不过我想吐槽的是许昌高中的录取人数,作为许昌市区唯一的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许昌高中虽然招生总量和去年持平为1600人,但这其中有400人面向县市招生的提前批、200人的国际班、50人的体育班、50人的音乐班、50人的美术班,面向市区的普通招生名额仅有850人。市区初中毕业生不断增加,去年市政府投入巨资扩建了许昌高中北校区,但普通考生能够享受到的招生名额却从去年的1050人减少到了850人。

 

或许是为了打造许昌高中的知名品牌,才不断提高生源门槛的吧!但是,为了打造名校,而放弃了本地的部分生源去其他地区挖400名生源,不正是许昌本地吐槽的郑州来许昌挖生源的翻版吗?同时,作为一所公办区域名校,多达200人的国际班的目的和收益又能否说清楚呢?在体育、艺术类大学毕业生日趋饱和、就业范围狭窄的今天,为了追求升学率的好看,而在一所市区最好的高中开办150人的艺体班,合适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