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图推断题得这样分析!

标签:
公务员省考行测意图推断 |
分类: 重庆公务员 |
昨日2017重庆上半年省考最终报名统计已发布,7万余人的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对此,不少考生心里开始浮躁不安,在这里,小编想告诉大家“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改变不了现状,就只能从源头出发!掌握扎实的基础,稳扎稳打,才能出奇制胜,笑到最后!
从上表近三年来片段阅读部分的一个考情分布可看到,三大巨头“主旨概括、意图判断、细节理解”几乎是占据了片段阅读的大片江山,在上一节的内容中,已经给大家分享了如何在“巨头中的巨头”主旨概括题中一针见血,找准主旨,包括微观分析(关联词分析)以及宏观把控(行文脉络分析)等方法,今天咱就一起来看看第二大巨头——意图推断题的解题要点。
一、把握主旨是关键
对于意图推断题,把握整个文段的主旨内容是解题的第一步。因为只有掌握好作者主要阐明的观点,才能进一步去推断作者的意图所在。
二、优选言外之意
所谓言外之意,即作者未直接说明,而是间接表达的意思,选项一般为“引申项”——“呼吁、提倡、倡导+做法”或是“对策类选项——“应该、必须、应当……+做法”。
PS:很多同学对于意图推断题存在很大的误区,认为正确答案一定就是“引申项”,其实不然,对于“言外之意”,务必要注意注意的是,“引申项”一定要是基于“主旨内容”之上的引申,否则,即使是引申项,也不一定是正确答案。
三、次选主旨类选项
选主旨类选项有两种情况。
①通过对近年来意图推断题的一个考题分析,陈老师发现,不是每一道题都存在引申项(首先得掌握,到底什么是引申项!),这个时候,往往是将意图推断题主旨化了。直接找准主旨,将其同义替换或精简压缩,作答即可。
②选项中存在引申项,但引申项内容却不是基于主旨内容之上的引申,这时也得慎重选择,优先验证主旨项内容正确与否。
练 习 时 刻
1、对老百姓而言,不仅仅是在乎价格涨了几毛、降了几毛,而是想知道自己掏的钱是不是冤枉、是否合情合理。消费者之所以对电价等资源品价格波动那么敏感,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类价格多由政府制定,经营者又多是国有垄断企业。成本不公开、定价不透明,经营企业会不会凭借垄断地位获取暴利?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才容易让消费者对资源品价格改革产生疑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公众对资源品价格波动相对比较敏感
B.资源品价格改革应给予公众知情权
C.垄断才是资源品价格难以改革的真正原因
D.政府应该退出资源品价格制定机制
答案:B
解析:意图推断题。首先可观察选项,B、D项属于引申项,按照意图推断题常规的正确答案特征,可将答案锁定在B、D项。此文段是一个典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结构。此时解决问题的对策通常会以正确答案出现在选项当中,根据文段可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消费者对资源品价格很敏感。疑虑大”,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或“价格不公开、成本不透明”,因此,要解决此类问题“给予公民知情权”是关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毫无疑问,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当今社会颇具影响力的人群之一。借助大众传媒的影响,主持人成为公众人物。他们的角色因此不同于普通人,而是集社会角色、媒介角色及个人角色于一体的特殊角色。选择了这一职业,不仅仅意味着选择了鲜花和掌声,财富和荣耀,更意味着选择了媒体和社会必然赋予他们的责任。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大众传媒的发展使主持人具备特殊的影响力
B.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发挥着特殊的社会作用
C.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主持人所应肩负的责任
D.主持人应借助传媒的影响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答案:C
解析:意图推断题。观察选项可发现,D项属于引申项,因此,可优先验证正确与否。根据文段,整个文段论述的落脚点在最后一句话——选择了主持人意味着选择了媒体和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因此引申项应该基于此内容之上去引申,很明显D项不符合此条件。因此退而求其次,验证主旨类选项即可,故本题答案为C项。
3、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懂得绝不能削足适履这一道理,然而,为了职业而改变性格的人却比比皆是。职业这双鞋,难道就真的需要用改变性格的巨大代价来适应吗?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这一日常生活中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为什么我们却要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真正领悟到呢?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找工作时应考虑自己的性格特点
B. 在生活和工作中应注意扬长避短
C. 事业成就取决于对职业的热爱
D. 真正领悟浅显的道理也需要时间的磨砺
答案:A
解析:意图推断题。首先根据选项特征可发现A、B、D项属于引申项,因此可将答案锁定在这三项。分析文段,“职业这双鞋,难道就真的需要用改变性格的巨大代价来适应吗?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我们应该根据性格去选择职业,而不是因为职业去改变了性格。基于主旨内容之上的选项是A项。故本题答案为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