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做”教师——读《卓越教师第一课——于漪谈教师素养》有感

(2016-03-01 10:54:37)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空间

               咸阳市渭城区风轮小学  刘小莉

    初识于漪老师,是在看了《教师》纪录片之后,当时就很感动。假期又有幸拜读了于漪老师的《卓越教师第一课——于漪谈教师素养》,于漪老师对理想教师及其成长所需的素养、途径的思考和建议,也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如何向于漪老师学做教师。在此,我谈谈我的感受。

学 于老师精益求精。“腹有诗书气自华”,身为语文教师,于老师为了改掉自己的口头禅,竟在上课前将讲课稿写下来,一遍遍地在脑海里过,直到记熟为止。对于老师而言,每一堂课,她都是用生命在歌唱。当她教过的学生20年后来看她时,都还能背出老师当年上课时对他们所说的话语,这是多么巨大的语言感召力啊!于老师每课都要进行三次备课。第一次打开教本,完全根据自己理解备出一份教案;第二次对照教辅资料上的教案,看看自己的教案与教辅资料教案的差异,并思考优点与不足;第三次是当于老师在平行班上过课之后再进行备课,以便为后面班级上课改进。每次上完课后,于老师都要写四五百字的教后反思,思考今后的教学,这一坚持就是几十年。在课堂教学上,于老师从未停止过追求的脚步,她说:“要教得好首先是自己学得好,为此,我千方百计挤时间读书,用双倍的努力弥补。”她用自己的从教人生诠释了什么叫“终身学习”。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的从教之路才刚刚开始,我还有何理由不去学习呢?于老师所做的这一点一滴难道不正是我所要虚心学习、努力去做的吗?于老师用她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师德“灵魂”。

    学于老师胸怀赤诚之心。于老师在谈到自己的职业魅力时曾说:“我最有魅力之处大概是我力求做到一片赤诚。”在于老师心里,学生的事就是她的事。将心比心,以心教心,她用“心”激励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在于老师的眼里,也没有好生、差生之别,要说学生之间有什么不同,那也只是学生个体知识程度的高低,而这对于她来说,正是因材施教的好时机。于老师一生中,没有骂过一个学生,这需要付出多大的耐心及爱心。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读到这,我也就不难理解于老师教育之所以如此成功的原因了。因为她把学生都看成了自己的孩子,学生需要的就是她要做的。

    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表达作为一名老师的不易。站在巨人的肩膀,会看的更远,我们年青教师的经验和沟通能力需要一定时间的磨练,此时大量阅读教育名家的著作,学习他们的经验,思考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会收获更多,成长更快。 

    读此书,如同聆听一位智者在絮语,时而富有激情,时而低声细语,时而谆谆教诲。当我轻轻扣上这本书时,突然有种感觉:文字是如此的奇妙,当有序的排列后,它就会变成一种思想,产生无穷的力量,成为一种动力,催人努力、催人奋发!

    感谢于漪老师这本书。我想,我已经拥有了这种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