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2015-10-15 21:16:28)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爱如茉莉》是一篇以爱为主题的课文,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调,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料这件小事,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如平淡无奇的茉莉,洁白纯净。全文字里行间弥漫着真情,充盈着真爱,是一篇适合朗读的好文章,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新课标提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周围的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已有一定的体会与感触。但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不同,对这种体会与感触的深浅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学时让学生抓住每一个字、词、句子、对话、段落等,感受作者的父母之间平淡无奇而又真真切切的爱。学生可能会仅将理解限于课本之中,只有通过朗读使学生受到感染的同时由文本引向生活,让学生对“爱”有更深的理解。
设计理念:
以生为本,以文为本,以读为本,读思结合,拓展学生课堂语文实践空间,追求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有效课堂。
在教学本科时,采用图片再现法、自主探究法,在研读、探究、欣赏音乐的活动中,通过对动人语句的品读,感悟,让更多精彩的、经典的语言从学生口中流出,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让学生的阅读、感悟、想象、表达等各种语文能力在思维的变换中得以集中培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学生能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体会父母之间“如茉莉般的爱”。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畅谈茉莉,感受课题之妙
1、全班配乐歌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做好课前准备。
这是在赞美什么呢?(茉莉)
2、老师相机板书:茉莉
问:在同学们眼中,茉莉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师板书:平淡无奇
3、引入课题,板书课题,朗读课题。
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情感,它虽然平凡,但是涓涓流淌在我们的生活中,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从而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幸福,这就是——爱如茉莉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品味细节,感悟真爱
过渡:这是一件非常普通而平常的小事,他与我们的课题有什么联系呢?讨论、指名说。为什么爱如茉莉?(小组合作学习)
一名同学找出相应的语句,另外两名同学体会情感,另外几名同学有感情朗读。
1、学法指导,感受细节
(1)、自由读6-16自然段,结合插图,画出体现茉莉般爱的语句。
(2)、师生交流,感悟细节,指导朗读。
2、以读代讲,放手品析交流课文爱的细节,并进行指导朗读。(由个别读到全班齐读)
3、回到课题,理解“为什么爱如茉莉?”全班讨论交流
(茉莉平淡无奇,真爱简简单单;茉莉洁白纯净,真爱真挚无比;茉莉缕缕幽香,真爱感人至深)
四、拓展延伸:
过渡:体会到这里,老师也被这简简单单、真挚无比、茉莉般的爱所感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1、请睁开你的双眼,联系我们多彩的生活和学习,茉莉般的爱是什么呢?(指名回答)。
你们用心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爱,让我们深吸一口气,把这种平凡却又伟大的爱传遍千万家。
3、总结全文
冰心奶奶说过:“有爱就有了一切”,父母间的爱情,家人间的亲情,朋友间的友情,就像课文描写的一样,蕴藏在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杯茶水中。让我们每一个人在享受爱的同时,也做一个真正拥有爱心的人,把自己的爱通过简单的小事奉献给亲人、朋友、同学,甚至陌生人。。。。
五、在歌曲《爱的奉献》中完成诗歌创作,下节课交流。
例子:老师将同学们刚才找到的真爱细节编成了一首诗:
出示:爱如茉莉
爱是一碗平常的饺子,爱是一阵匆匆的脚步;
爱是恬静的微笑,爱是紧握的双手;
爱是真诚理解,爱是默默付出;
爱如茉莉,袅袅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