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咖啡馆想到茶馆

(2022-09-08 09:03:18)
分类: 国内新闻

城里的咖啡馆应与农村的茶馆交相辉映,共同成为上海亮丽的文化符号。

http://pic0.xinmin.cn/xmwb/2022/09/07/35e93c2c-da94-453f-9e37-e7f0cd15256e.jpg

从报上看到截至6月底,上海咖啡馆数量已达7857家,成为全球咖啡馆数量最多的城市。可喜可贺。

记得1978年之前,上海挂牌的咖啡馆只有位于南京西路、常德路路口的一家。至于说,红房子等两三家西餐店有没有咖啡喝不得而知。改革开放之初,也只有诸如锦江饭店隔壁用名演员名字办的寥寥可数的几家咖啡馆。做梦也想不到如今有近八千家,拥有百亿元规模,这也是上海速度的一个标杆。

面对咖啡馆启发我想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茶馆。市区的茶馆不说,那时上海郊区很多村庄里都有一套公用的黑陶瓷茶具。晚上,干活归来的农民聚在一块,边品茶,边听故事。上海有本《故事会》杂志,颇受欢迎,为茶馆必备,发行量高达三五百万册。与此同时,村村都有一名或几名故事员。

http://pic0.xinmin.cn/xmwb/2022/09/07/df74a637-79c8-4fc6-9c20-71a38f928c7a.jpg

我曾访问过郊区一位姓蒋的故事员。故事讲到鸟,他会摹仿鸟鸣给大家听;故事讲到火车,他会摹仿火车的声音给大家听;故事讲到打雷,他会摹仿隆隆的雷声给大家听。我当时想他长辈可能是说书的,否则怎么会有这套本领。他说不是,就是在开展讲故事活动后才学的。故事感染人,还培育人。

如今中央在号召讲好中国故事,上海在号召讲好上海故事。窃以为提高文化素质,应当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换句话说,城里的咖啡馆应与农村的茶馆交相辉映,共同成为上海亮丽的文化符号。(邓伟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