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原产中国。
安阳殷墟的商代铜鼎中已有梅核。
梅之观赏大致始自汉初,栽培兴盛于宋元,风行至今。
梅与兰、竹、菊并列“四君子”,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
1929年,国民政府确定梅花为国花。
1986年,在
“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中,梅花名列第一。
古梅令人心神向往。
心动不如行动,那就带上相机前往。
昆明古梅以黑龙潭较多,见到8株。
最著名的是“唐梅”。
相传唐朝僧人道安在龙泉观三清殿前种有两株梅树,道光十年(1830)一株枯死。1923年另一株树干又枯萎,翌年在其根部萌生新枝。1943年重修龙泉观时,此树由三清殿移至祖师殿前。
祖师殿前还有两株古梅。

左株树龄450年。
右株树龄400年。
龙泉碑林前也有两株古梅,梅花左红右白。
右边这株树龄400年,来张梅花近照。
华亭寺公园植有7株树龄200年以上古梅。
藏经楼前200年古梅怒放。
寻找位置,近距拍花。
僧舍院内古梅嶙峋,花儿明媚。
300年古梅为绿萼梅,周边挂满祈愿布条。





太华寺公园2株古梅,一红一白。
红梅位于管理者小院。
花期较长,间隔30天似乎差异不大。
开白花的青枝玉蝶,树龄400年。
安宁县温泉镇曹溪寺院内有古梅。枝干横斜扭结为三枝,用假山石支撑,树龄约700年,植于元代。但据昆明市古树名木有关资讯,元梅已故去(1998年)。
那这株难得一见的单瓣红梅就有些身份不明了(扇形石碑“曹溪元梅”落款是1995年)。
晋宁县晋城镇盘龙寺院内的一株梅树,品种为“怀中抱子”(雌蕊具台阁,花心外露)。树高8米、基径96厘米,树龄约640年,树干离地面一米处分为两大枝,其中一枝已枯萎。树干上挂有“元植红梅,怀中抱子,至今六百多年”的木牌,是国内公认的古梅原株。








《云南省志•林业志》记载:生长在宁蒗县永宁乡扎美戈海拔2670米的喇嘛寺中的一株古梅,树高10米、胸径102米,树龄700年,其树干下部已腐朽空心。据史料记载,这株古梅是13世纪中期(1276年前后),藏传佛教传入永宁,建立喇嘛寺时种植的。是云南分布海拔最高、胸径最粗的古梅树。梅树植株最高者达11米,它生长在个旧市宝华公园内,其基径为94厘米,树龄290年,称为“绿萼梅”。……在永平曲硐乡花桥村花桥小学院内的一株梅树,树高7米、胸径71厘米,树龄680多年。花桥小学原为普照寺。相传此梅植于元朝大德年间。
新浪网《观远的博客》称,大理州洱源县南大坪村有一株500年梅树,品种为“曲梗梅”,系果梅。生长于田野,树高10余米,年产梅子数百斤(附有盛花期照片)。
2018年2月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