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全集、补集、并集、交集的生活故事

标签:
转载 |
全集、补集、并集、交集的生活故事
彭翕成
全集:包含了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作U。
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子集A在S中的补集。
并集:由所有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交集: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全集和补集:
全集相当于框定了研究范围,补集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相应的全集而言。如在整数范围内研究问题,则Z为全集,而当问题拓展到实数集时,则R为全集,补集也只是相对于此而言。如不注意这一点,就可能弄出笑话。
化学课上,老师讲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一位同学开了小差,老师提问他:什么是非金属元素?他站起来,傻了眼,但他灵机一动,脱口而出:黑板是非金属元素。引起哄堂大笑。
如果依照字面解释,将非金属元素理解为“不是金属元素”,这位同学的回答是没问题的。之所以大家会笑,是因为老师这节课讲的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也就是将讨论范围(全集)定义在元素。非金属元素应该指不具有金属元素属性的那部分元素。而这位同学的回答则是以最广义的物为研究范围。“全集”搞错了,讨论的基础不一致,“补集”自然就出问题,难免答非所问。
我初中有一同学,拿了一本高中自学教材在看。结果考试考到一元二次方程求解,答案应该是:△<0,方程无解。而他则答:此方程有复数解……结果自然是没分的。因为初中数学定义的讨论范围是实数,高中才扩展到复数。
并集和交集:
老弱病残,泛指弱势群体。老:老人;弱:弱小的幼童;病:病人;残:残疾人。
从集合角度看,老弱病残代表了四类人群,这四类人是一个并集关系。老人家容易生病,于是老和病常常存在交集。在一些公共交通上,常注明老弱病残专座,那么只需要满足老、弱、病、残这四个标准之一即可,无需全部满足。如果将“老弱病残”理解成交集关系,那么符合条件的人就很少了。特别是现在对女性的尊重,将“老弱病残”扩展为“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若还用交集去理解,那就闹笑话了。六七十岁的老人,生了病,残疾了,怀着孕,还抱着小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有一幅漫画,讲的是一个年纪轻轻的人,为了抢专座,不惜挂个招牌,自称不孕有病。这不孕有病真的是啥好事吗?不过从逻辑上来说,如果她确实符合有病这一条,专座却也能坐。
http://s9/mw690/001LbuWTgy6Z1PvowJO28&690 http://s7/mw690/001LbuWTgy6Z1PvY6Me36&690
从集合的角度来看,多快好省是四条标准,四条标准之间是交集关系,需要全部满足。譬如一个电商,仅仅做到多快好省中部分几条,是不够的,需要四条全部做到,才能吸引消费者。譬如某电商货品种类多,送货也快,价格也便宜,但货的质量不行,这就不行。
http://s5/mw690/001LbuWTgy6Z1PFxEAA64&690
http://s15/mw690/001LbuWTgy6Z1PFAkrkbe&690
http://s2/mw690/001LbuWTgy6Z1PFFrHPb1&690
老弱病残和多快好省,看似都是四字并联,但逻辑关系完全不同,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