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综合素质测试卷
(2018-12-19 17:18:26)
标签:
试题 |
分类: 资源共享 |
六年级语文综合素质测试卷(一)
成绩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的几组词,带点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A 峰峦 难处 喃喃 阻拦 波澜壮阔
B 剥皮 波动 传播 颠簸 拨乱反正
C 大臣 丞相 继承 路程 墨守成规
D 嘹亮 辽阔 聊天 疗养 寥若星辰
2.下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污辱 清廉 督都 竣工 菜羹 迥然不同
B 慰籍 筋脉 慷慨 磅礴 妥贴 自相矛盾
C 防御 允诺 咨询 脾胃 投掷 迫不及待
D 辈份 屋檐 屹立 炊烟 申斥 腰缠万贯
3.依次填入括号里的成语,最贴切的一组是(
(1)他这个人经常( ),想到什么就谈什么。
(2)这样的计划给人以( )的感觉,好像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
(3)老张订计划、做决定,很少调查研究,常常( ),还自夸“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4)学习或者做事,如果( ),随心所欲,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A 信口开河 虚无缥缈 无的放矢 闭门造车
B 闭门造车 无的放矢 信口开河 虚无缥缈
C 无的放矢 闭门造车 虚无缥缈 信口开河
D 信口开河 虚无缥缈 闭门造车 无的放矢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 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 李白、杜甫、苏轼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按要求修改下面的文字。
那时,我们是快乐的。每一个清晨或旁晚,我们亲进大自然,倾听万物的声音,与身边的鸟儿、花儿、小溪交流。我们度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笑声。多年以后,使我们还在怀念这段快乐的时光。
(1)第句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第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3)第句有语病,请修改:
6. 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土木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1)排八阵——
(2)七擒——
(4)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7.诗词默写。
(1)草枯鹰眼疾,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3)
(4)无可奈何花落去,
(5)学而不思则罔,
(6)
8. 根据句意把句子补充完整。
秋天到了,校园的树叶飘落下来,这不是落叶,而是
9.根据提示,填出太阳系行星名称:
体积最大的行星
温度最低的行星
10. 人体骨骼总数是
11. 第五套人民币包含的花卉有哪些?
(1)
二、阅读。(20分)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杨震暮夜却金
时震年已五十余,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秀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金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不知!”密愧而出。
(注释)暮夜:深夜。迁:升迁;升官。当之郡:当他到郡上任时。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暮夜却金(
(3)故人知君(
2. 翻译下列句子。
(1)至夜怀金十金以遗(wèi)震。
(2)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3)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不知!
3.你明白什么道理?
4.用一句诗表现自己明白的道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爬山虎
地锦,俗名爬山虎,我与他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那一年夏天我患脑血管病住进医院,生命虽无危险,但恢复期间的行走锻炼却是不胜其苦伤的。医院内有一个草木蓊郁的花园,园的四周有上部开着花格子窗的矮围墙。在开头那些忧伤灰暗的日子里,我每天抱着病恹恹的身子,腋下拄着拐杖,绕着围墙根艰难而缓慢地行走
有一天,我刚走不多远,便靠着路旁一棵梧桐树歇息,感到再难迈出一步。这时我无意中向围墙根投去一眼,只见一株细小的爬山虎爬在墙根上,绿绿的,虎虎有生气。忽然对它产生了一种不同往常的亲近感。我第一次如此地凝视它。这才发现,它的绿莹莹的枝蔓上长有卷须,卷须先端发育成小有吸盘,爬上墙壁后分泌黏液死死地吸附壁上,植株借以顽强地向前生长。这使我从爬山虎的身上分明读到一片炽热的情感,倾听到一种向前趱(快走)行的呼唤。
这以后,我与爬山虎成了朝夕相伴的朋友。 在围墙外拄拐绕行,它在围墙上攒劲前行。无论草露未干的清晨,归鸟啁啾的黄昏,还是月光如水的静夜,我绕行时总是在爬山虎前长久地伫立,和它作无言的亲近之谈,后来竟至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感。尽管那年夏天酷暑难当,它却于热浪滚滚之时咬住砖墙一步一步往上蹿,出落得枝叶茂盛,绿茸茸地爱煞人。
一日,几个顽皮孩子在围墙根“藏猫猫”,恶作剧似的将爬山虎的枝蔓从墙壁上拉下来。当我发现悲惨地跌落地上的爬山虎的时候,我想我的无言的朋友这回大概是完了。我扶着墙艰难地蹲下身去把它托起,将它的卷须上的被损伤了的吸盘重新摁附在墙上,将被弄得零乱不堪重新理顺。渐合的暮色中,我怅然回到病室。第二红霞初露时,我来到它身边,竟发现它的吸盘又不屈不挠地紧紧咬住了墙壁,它的叶子又那么鲜活亮丽,它的虎虎有生气的卷须又在锐不可当地向前伸展。好样的!朋友。
渐渐地,夏老了,夏去了,秋来了,秋深了。我终于丢掉了拐杖,爬山虎也爬到了一人多高,覆盖在花格子砖窗上了。出院时,我和家人特意去同这无言的朋友告别,它的时子已经霜变红,耀如燃烧的火焰,真正成了大地上的锦绣。
1.根据第段所说的“我与它有着一段不解之缘”把下面对有关段落意思概括补充完整
第段:亲近爬山虎,
第段:赞扬爬山虎,受伤后仍向前伸展。
第段:
2.第中作者忽然对一株细小的爬山虎产生了亲近感,主要原因是什么?
3.第段中与“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前后照应的词语是:
4.第段中作者为什么称赞爬山虎是“好样的”?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5.分析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意义和作用。
……从爬山虎的身上分明读到一片炽热的情感。
……它却于热浪滚滚之时咬住砖墙一步一步往上
……我扶着墙艰难地蹲下身去把它托起。
6.作者为什么一再称爬山虎为“无言的朋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