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中自古帝王都”这句话骗了多少人?

(2016-05-19 18:01:17)
标签:

项目学习研究

分类: 课程研究

“关中自古帝王都”这句话骗了多少人?

 

“关中自古帝王都”,身为西安人,自豪于自己生长的城市自古充满王者之气。

“关中自古帝王都”,读着这句话,感慨于这座城市的宏大与沧桑。

“关中自古帝王都”,思索这句话,揣测着这座历史名城的辉煌与价值。

 

因为人们都说“关中自古帝王都”,因为古人择都非常讲究,因为古代的风水勘测、周易学说玄之又玄,奇之又奇。所以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一定是风水之宝地。

真的吗?

先来看看古人建都佳地的要求:背山面河,负阴抱阳

就八个字,要有——山、河、阴、阳。

但,光“有”是万万不够的,还要看——“背”“面”“负”“抱”。

翻阅了很多资料,原来“背山面河,负阴抱阳”可以这样解:北有大山如屏,前有流水环绕,地势平坦,如果能有些微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之势就更好了。因为一般来讲,帝王宫阙,要建在城中偏北,朝南而建。而城中水源则是引流水自西北入城,先泽帝居,后润全城。余水出于东南,注入大河。同时,伟大的帝王南面而居,统领天下,群臣北面而朝,俯首称臣。

古人的考虑真的好周到,用这样的标准选择帝都,在我们的中华大地上,完完全全符合的只有一个地方;基本符合,略有欠缺的有一个地方。

 

北京  基本符合,略有欠缺http://s12/mw690/006eqd6jgy71O94SWgz5b&690

北京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

所以符合“背山”。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五大水系,并且形成北京小平原。

符合“面河”。

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可惜,北京的东北方向却无险阻,尤其是在古代,关外即为能征善战的少数民族,虎视眈眈。

 

没有险阻的北京,就被置于危险之中。

http://s1/mw690/006eqd6jgy71O98sdoIb0&690

难怪,当年吴三桂献出山海关,就能让清军长驱直入,逼死了明崇祯。

因这一点点缺憾,建都北京的明王朝,竟就灭与此。


 洛阳,完全符合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

http://s16/mw690/006eqd6jgy71O9d3Iuj9f&690

看这张图就明白了,洛阳三面阻山,西有中条山、崤山,南有熊耳山、伏牛山,东有嵩山。

多么完美的“背山”。

洛阳唯有北面没有大山阻挡,因为,黄河横亘于北。

多么完美的“面河”。

既有山为屏障,又有河为天险。

而洛阳的得名正是因为它地处洛河之北而得名(山南水北为阳)。瞧瞧,“负阴抱阳”也在此完美体现。

http://s8/mw690/006eqd6jgy71O9eMDGL37&690

这么完美的洛阳,为什么自古以来,反而不如“关中”的建都地位呢?

 

再来看一张图,对比一下吧。

http://s11/mw690/006eqd6jgy71O9gLaBQba&690

关中平原这么“大”,洛阳平原那么“大”。

有人说,洛阳不宜建都的主要原因是它地处天下之中,一旦天下纷乱,极易受到各个方向的围攻。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历史已经证明洛阳不止一次被围城,被攻破,被灭亡。

但更主要的是,洛阳太小了

所以古人说,要在洛阳建都,那“唯有德者能之”。“德”化四方,使天下臣民信服,无人起反抗之心,那洛阳是作为国都的上佳选择。若“无德者”居之,那一旦天下有变,小小的洛阳“守”无足够的粮草、军械补给,不能自给足够的“粮”;“攻”无足够的军士、兵力,不能储备足够的“人”。不能自给自足,那就无法和敌人对峙到底。

所以,“迷你”的洛阳虽然完全符合建都佳地之标准,却在诸位帝皇的自我反思——是否有足够的“德”中,被屡屡放弃。

那么,关中呢?

且听下回分解。


学校开设“城墙项目学习”,为了研究“城墙”的历史,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与史书,也借鉴了很多学者的论文及研究成果。每天一点点,把我知道的,用小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讲述出来,让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探索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