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

(2015-12-02 21:15:37)
分类: 在线交流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一节原本准备得很好的课,上完后效果不怎么好,反思后,竟然是提问中出现了问题。

    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幼儿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幼儿的学习信息,发现幼儿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幼儿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教师提问不当,会使幼儿情绪受抑,思维受阻,造成“冷场”。

    在日常的观摩教学活动中,常常发现老师们在提问这一过程中,会存在许多问题,提问的随意性比较大。在一个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明白,一下子提了许多问题,绕来绕去,反而使幼儿更加疑惑。

    1.提问中闭塞性问题比较多。正是由于问题过于呆板、机械,致使很多幼儿成了“应声虫”,异口同声的回答“是”或“不是”,将一节应该很精彩的课,上得没有深度,没有层次。

    2.提问深度把握不准。没有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及生活经验,有些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有些问题过于深奥,使幼儿不知所云,不能引发幼儿积极的思考,挫伤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提问缺乏互动性。很多时候,提出问题后没有为幼儿留下过多思考的时间,如果幼儿回答不上来,自己干脆以问带答,帮助幼儿解决,甚至在幼儿回答时,如果话题扯远了,就干脆打断他,幼儿参与提问的过程就更少了。

    在幼儿园活动中,有效的提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启发性:即所提问题能够给幼儿以指向性,让幼儿明白所提问题的大致方向。

   2.层次性:即所提问题要做到由浅入深,不能追求一蹴而就。

   3.情趣性:对幼儿提的问题,一定要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4.开发性:即所提问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只有不断反思,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使自己逐步得到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