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7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2015-10-27 23:22:21)
标签:

365

杂谈

分类: 教学感悟

6,7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一组“用数学”的内容,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解决问题,对题目的题型、格式要求,理解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格式与计算方法的选择上。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本节课的关键。 下面我针对我本节课教学反思如下:

一、复习旧知,以旧引新。

首先,我复习了简单的图画问题,学生根据图意用加法计算。第一题是根据生活经验理解图意继而用加法计算。左边有4朵花,右边有2朵花。学生自然会想到合起来一共有几朵花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同时,为下一步学习有大括号和问号的图画问题做好了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帮助理解。

然后,引进数学家是如何简单直观的表示出一共有几多花的这个问题的呢?教师以认识新朋友的形式引出“大括号”,明确“大括号”表示的意思。接着在大括号的下面写上“?只”,让学生考虑问号表示的又是什么意思?大括号加上问号表示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通过步步追问让学生逐层理解,明确图意:“左边有 4 只,右边有 2 只,一共有几只?”然后让学生完整的说一说图意,再加上手势边比划边说一说图意,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大括号就是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而大括号下面的问号及几只就是问“合起来有多少只?”。就要把两边的只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此时,学生对这题已基本理解。接下来,我再出示减法的应用题,信封里有7个笑脸,我拿走2个,可以提什么问题,那大括号和小问号该花在哪呢?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讲解,得出减法的基本模型。最后通过对比两者的异同,在对比分析中理解加减法的应用题。

    最遗憾的是这节课的把控我是有问题的。首先在语言上,平时一直在带高段,刚接手一年级课堂语言不够贴近一年级的小朋友。也就是有时候不知道该如何讲这些懵懂的孩子会更喜欢听。其二,数学应用题孩子的表述是不够的吗,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没有重复,大量的叙述孩子有如何能完整的表述题目的意思,如何理解题意,如何列式解答呢?总之每一次的新的任务就是对自己新的锻炼。加油,端正心态,好好前进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