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黄小碧
(2015-10-27 10:23:08)
标签:
教育 |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39页例10及练习九第7-11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掌握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处理信息的能力。
3.感受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合理性及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导入: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首先让我们来复习一下怎样求商的近似值。
信息呈现:老师买了13本笔记本,共用了59元,每本笔记本大约多少元?
生独立计算,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并说求商的近似值。
注意2个问题:(1)要除到比保留位数多一位的数。
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商的近似值,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要除到保留的位数多一位的数,还要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那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这节课就是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知学习
1.进一法
出示情境图。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需要准备几个瓶?
提问:(1)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生独立解答,算出结果)
提问:同学们,我们将算出的结果和题结合起来思考一下,你认为这个问题我们解决完了吗?
思考2个问题:(1)这道题的结果用精确数表示好还是近似数表示好?
(引导学生说出用近似数来表示,因为瓶子是以整数位单位,没有不到1个的瓶子。)
(2)如果要用近似数来表示,是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合适?还是其他的方法?(主要让学生说出计算结果是6.25,这说明2.5千克香油要装的瓶子比6辆多一些,如果将多的0.25舍去,那剩下没有装完的香油就没有地方装,,所以剩下的部分也要用1个瓶子来装。)
师:所以在我们生活中遇到类似剩下的不足1份又不能舍去的情况时,我们不论要保留的数位后一位上的数是否满5,都往前一位进一,这就是“进一法”。
2.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练一练。
(1)出示P41第8题。
果农们要将680千克的葡萄装进纸箱运走,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千克。需要几个纸箱呢?
为什么你的结果是近似值?你运用了什么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盒子?
你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取近似值?你运用什么方法求商的近似值,为什么这么做?
引导学生说出:25÷1.5=16.666……我们的结果是16.666……,说明25可以包装16个礼盒,但还剩一些丝带,剩下不能包装1个盒子,所以不能用四舍五入或进一法,只能约等于16。
师:在生活中遇到类似这种剩下的不足1份,无论保留数位后一位数是否满5,都去掉,这就是去尾法。
3.比较两种不同的取值方法
A.相同点:两道题目并没有要求商取近似值,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自觉地取商的近似值,并都是整数,我们计算时只要除到十分位就可以了。
B.不同点:不管保留位数后一位是否满“ 5”,“去尾法”则把保留位数后一位舍去,“进一法”在商的个位加1。
4.小结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但特殊情况,要联系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情况会用到进一法或去尾法?
1.判断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再口答下列题目。
(1)一批水泥,一辆车2.8次运完,实际要运(
(2)一块布可以做6.7套西服,实际做(
2.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教材第41页第7题。(去尾法)
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千克面粉。李师傅领了4千克面粉做蛋糕,他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2)幸福小学有378人,去旅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车?(进一法)
四、总结
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进一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