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中心”的教学 李萍萍
1.探索“学为中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和基本模式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习惯于“讲讲练练”的教学模式
2.设计促进学生理解和拓展的思考性问题
尝试“先学后教”,但缺乏体现数学学科特点的思考
3.探索指导学生学会“阅读与思考”的先学方法
重视“先学”,但缺乏指导学生阅读与思考的方法
4.探索组织和促进学生“交流讨论与归纳”的后教措施
关注合作学习,但组织引导不得法
设计思路:学生“先学”的前提是学生能学
若学生不知道怎样学,教师要搭建一定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考;
在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尝试问题解决等获得一定感受、想法后,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讨论;
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展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新知,还要引导学生反思归纳,帮助学生感悟;
当学生对概念和方法基本理解和掌握后,教师要设计一些变式或适度开放、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及时练习;
在学生经历“读、思、议、悟、练”完成一个内容的学习后,教师对相关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小结,完善学生梳理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研究的方法。
教会学生用“三动”(眼动、手动、脑动),学会自读(书中学)和自做(做中学)。
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读教科书,现场指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
(1)动手验算弄清式子的演变过程;
(2)结合图形一起读或边读边补上图形或用实物帮助想象;
(3)对探究活动,采用“遮盖”阅读法:先盖住结论,按教科书设计进行计算、推理等实验、猜想和验证,然后对照教科书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正确继续阅读,不正确则查找原因;
(4)对概念咬文嚼字,弄清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并画出关键词,对不理解或有疑惑处注上标记,等待和同学、老师讨论;
(5)阅读例题先读题目自己试解,再看课本解答,还可以尝试改变题目的某些条件,或提出新的问题尝试解决。
(6)有练习的地方及时练习,检测巩固。
后教措施:怎样组织和促进学生“交流讨论与归纳”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把握小组合作时机,明确合作任务
小组组成:同桌2人、前后4人或6人小组,从同桌2人开始学习合作、讨论、交流,逐步过渡到根据学习内容需要灵活选择小组组成。
合作时机:在学生独立学习感到需要和同伴交流时,一般设置在学习内容难理解、数学概念易混淆、探索规律有困难、问题解决多思路、观点想法不一致时。
合作任务:(1)组内生生交流,同伴互助互学,达成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或基本问题的解决;(2)组内生生合作,探讨疑难问题解决思路;(3)汇总组内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思路,困难、困惑及出现的错误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