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组金凤老师《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读后感

(2019-01-25 08:54:10)
分类: 8、教师阅读

余文森教授所著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基础教育为立足点,围绕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大主题,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刻的阐述,下面我将从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学生主体性这三方面谈谈我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理解。

“以学生为本”是核心素养对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追求。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相应学段的教育应具有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课堂教学应该是通过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品格和能力的发展。知识的学习和 知识的日益丰富与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关联,但 不能混为一谈。有一些教师把知识只是当作课堂教学的唯一追求,把考试分数作为课堂教学的最高评判准 则,他们往往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和测验、考试 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培养“考试能力”作 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样的教学,将使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兴趣。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的素养得到发展,而素养又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对教学内容的重新审视和调整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在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能的出现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将学科知识的丰富内涵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具体的知识内容,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如一位化学教师在教学有关钢铁的知识时,通过高炉炼铁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百炼成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什么人生寓意?让学生领悟到在人的成长道路上, 没有一帆风顺的,必须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国家之栋梁。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知识不能直接转化成素养,简单地对知识进行复制、记忆、理解也不能形成素养。知识只有通 过学生主动地参与、加工、内化、升华等,才能转 化成素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就是要 把学生真实的探究发现、合作交流、质疑批判视 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中, 要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核心素养为目标,要用激活、启发、质疑、思辨取代灌输和死记硬背,要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合作性和批判性,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