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馆|战疫情,千年来我们砥砺前行!

(2020-02-03 11:30:03)
标签:

历史

健康

科普

自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以来的这些时日,全国人民都在密切关注着这场严峻的抗击疫情的战役。

历史馆|战疫情,千年来我们砥砺前行!

在上千年的历史中,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疫病种类各式各样,甚至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疫病做斗争的历史。这也恰恰表明,我国在疾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应当有信心联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古代人对疫病的认识

在传统史籍中,对流行病的记载比比皆是,所用的名称有疫、疾疫、疠等.而一般统称为疫,合称疾疫。

在古代,气候的变化被认为是疫病产生的重要原因。《礼记·月令》指出:“孟春,行秋令,则其民大疫”又说“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历史馆|战疫情,千年来我们砥砺前行!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认为疫病的病因是“疠气”,认为疫病的流行是“其年岁中有疠气挟鬼毒相注”而成。并指出:“尸注、鬼注病者,即是五尸之中尸注,又挟鬼邪为害也……以至于死。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他所强调的“疠气”、“相注”,为后人正确认识传染病的病因与相互传染的特点,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历史馆|战疫情,千年来我们砥砺前行!

古代疫病的防治

面对疫病,我们的祖先没有被吓倒 。尽管当时医疗技术落后,但上至中央和各级政府,下至平民百姓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一同抗疫救灾。

历史馆|战疫情,千年来我们砥砺前行!

在古时,已经有了对感染疫病的患者隔离观察治疗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平帝纪》: “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则已成为制度。萧齐时,太子长懋等人曾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六疾馆,以隔离收治患病之人。然而,隔离这一方法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在相当长的时问内,甚至遭到极大的反对。晋时就有记载说当朝臣家中染上时疫,只要有三人以上被感染时,即使没有被染上的人,在百日之内也不得入宫。这种有效的隔离方法却被当时人讥讽为“不仁”。

一旦出现疫死者,尸体则是主要传染源。据《周礼》所载,从先秦时期开始,就有了处理无主尸体的做法。此后.凡遇大疫,官府一般都有掩埋死者尸体的做法。如南朝梁武帝时,郢城大疫,全城十余万口。“死者十七八”。朝廷下令给死者赐棺器盛殓,以防止疾疫传染。

卫生预防,也是抗击疫病的有力措施。夏商周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疫病预防思想的萌芽。如在《周易》中一再提到,在疫病未发生时,要确立预防疫病发生的思想以及要在精神上做好准备 。《乾卦》 的九三爻辞说 :“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疠 ) ,无咎。”意思是处于困难时期,要自强不息,不要像见到疫病一样害怕得要命,要有坚决战胜疾疫的信心。

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

目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我们应该坚信,三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勇于抗击疫病的、有战胜各种传染病历史的民族。

历史馆|战疫情,千年来我们砥砺前行!

春节过后是返程复工高峰期,在这里跟大家一起重温钟南山院士的8条返程提醒:
1、病死率不是特别高,但传染性特别强
2、传染途径是不是呼吸道感染还不完全清晰
3、不认为现在有确定的“超级感染者”,以后怎么样很难说
4、当然SARS持续了五个月,相信这个新型冠状病毒不会持续这么长
5、延长假期,超过14天了,要感染,有病就有了,没感染也就没有了
6、做任何大规模急性传染病防控,情愿考虑、估计的坏一点
7、不太同意这是全国多点爆发,现在还是局部大爆发
8、抓住两个要害,发现早,早隔离,最原始也最有效

让我们一起加油!希望武汉以及全国人民都可以顺利挺过难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