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揭秘古代美女4大祛斑秘方!

标签:
美妆 |
西方很多国家都认为,长有雀斑的孩子是被上帝祝福过的。她们通常以雀斑为美。
欧美演艺圈中不少女星都有雀斑,比如艾玛·沃特森(Emma Watson),《纳尼亚传奇》系列的姐姐扮演者安娜·帕波维尔(Anna Popplewell),还有曾经的维密超模艾琳·希瑟顿(Erin Heatherton)。她们从不刻意遮盖雀斑。
http://s8/bmiddle/006eivJnzy7ecOOVHdt07&690
当代国人的审美逐渐趋于多元化,对斑点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包容。早期的舒淇也曾为雀斑而烦恼,出现在镜头前都会用厚重的彩妆遮盖。而现在的她,即使在红毯或大片中也不再刻意掩饰,雀斑反而成就了她的美。
http://s14/bmiddle/006eivJnzy7ecOUSHOB7d&690
回到古代,传统的东方审美却恰恰相反。自古以来,东方人崇尚雪白无暇的肌肤。过去的女人会因为脸部有斑点而感到自卑,她们也和现代的我们一样费尽心机地寻求祛斑美白之法。
到底斑点是怎么回事?
面部斑点是由于色素过度沉积造成的,我们常说的斑点即指的是黄褐斑。面部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色素斑,颜色多为淡褐色、黄褐色,也有咖啡色或淡黑色。一般会对称分布在眼周、额部、颧颊部、鼻旁和口唇周围,边界清楚,表面皮肤光滑,没有痛痒感。
其中,黄褐斑又分为很多种,其中最令人欲罢不能的便是雀斑。雀斑与遗传有关,父母一方有雀斑者,子女遗传机会则高达50%。一般少年期显现,伴随终生,可借助祛斑护肤品淡化,无法治愈。日晒后颜色加深,秋冬季变淡。
http://s15/mw690/006eivJnzy7ecP09A7kae&690
早在隋代,已经对雀斑有所阐释。《诸病源候论》:“面干者,谓面皮上,或有如乌麻,或如雀卵上之色是也。”古书中亦称为“晦黯”、“面尘”、“黧黑斑”等。传统医学认为“气滞血瘀、肝肾不足立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辨证论治,通过改善五脏六腑的功能,从而达到调和气血、排毒养颜、祛除雀斑的目的”。
追求美是女人的天性。因此,即使在古代,人们已经在研制祛斑的良方,不断改善自己的面容。
古代祛斑妙方
这些祛斑的妙方一直流传至今,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下古代的祛斑妙方:
l
明朝胡荧所著的《卫生简易方》中提到,猪蹄1具,白芷、瓜蒌、白芨、白蔹、茯苓、藿香各30克,梨2个。猪蹄去黑皮,熬膏,入蜜两大勺,放入余药,熬至滴水不散,滤过,贮瓶备用。临卧涂面,次日以浆水洗之。
白芷祛风除湿;瓜蒌消肿散结;白蔹清热解毒;白芨生肌去垢;茯苓利水渗湿;藿香辟秽散湿,皆为去除黑斑、润泽肌肤的美容良药。猪蹄熬膏,富含营养物质与胶原蛋白,可使皮肤滑润,保持弹性,延缓衰老。
http://s11/bmiddle/006eivJnzy7ecP5yAZA5a&690
l
明代编纂的《普济方》提到,将益母草放入砂锅,加适量水,煎煮20分钟,取汁贮藏备用于每日早晚洗面一次。
益母草有名坤草。《本草汇言》称之为”行血而不伤血,养血而不滞瘀,诚为血家要药。“瘀血去,经脉通,行血通畅,滋润面容,故对粉刺、面部斑点、雀斑有良好疗效。
http://s5/mw690/006eivJnzy7ecP7se8Y94&690
l
白术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作用。在美容方面,白术可以祛斑,治疗各种脓疮。
升级秘术:用醋浸泡白术可以祛除脸部的雀斑、蝴蝶斑等斑纹。
http://s15/bmiddle/006eivJnzy7ecP9icrQ8e&690
l
皂角祛斑来源于民间传说。相传,有农夫用皂角粉末使得女儿起死回生,因而皂角被民间视为灵丹妙药。尝试用皂角洗面的姑娘们发现自己脸上的斑纹竟然慢慢消失了。
从此,皂角可以祛斑美容的功效流传开来。皂角的确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良药,让人的肌肤产生自然的活性。现代医学认为,皂角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局部粘膜而使分泌增加,具有祛痰、祛斑、抗菌作用。
升级秘术:皂角子、杏仁(去皮)各等份,研制成末。每晚用露水调匀,涂于面部,早晨洗去即可。
http://s3/bmiddle/006eivJnzy7ecPcipLca2&690
可见,古代的医学典籍早就在研究草本的功效来配制出祛斑的方子。然而,古代的药方在当代是否依然有效,我们不得而知,也不建议轻易自己调配尝试。
当代的亚洲,肌肤白净依然是衡量美的标准,随着科技的发展,美白祛斑的手段也更为丰富、更具科技感。在各种选择迎面而来的时候,还是需要冷静思考,严谨科学的看待美白祛斑这个问题。到底我们所追求的,是怎样的美呢?
那些遗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点滴宝藏,等待着你我去发现。美妆博物馆将会带领大家,一起解读关于”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