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元年之后,品牌应该怎么过?
(2016-09-05 13:21:24)
标签:
美妆时尚赵薇 |
今年可谓是“危机公关”元年。
不仅是各品牌频频被口水淹没,明星们更是一个接一个深陷舆论危机。从兰蔻的何韵诗事件,到百度连续不断的危机,再到和颐酒店的恐怖事件,从韩庚、包贝尔、李易峰、吴亦凡到赵薇……
互联网扩大了舆论的力量,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天点赞,明天差评,互联网时代的危机如同电脑病毒一样,稍不注意,就可能爆发,而且没有预警。
而这,只是个开始。
危机的主体们不得不通过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训,去边干边学:如何处理互联网时代的危机?
互联网时代的危机:5个新特点
与传统媒体媒体时代的危机相比,现在的危机——爆发更快、危机影响面更大、危机更容易一环套一环的恶化、但也容易被新的热点所淹没,当然之后还是免不了“长尾危机舆论”频繁出现。
所以,现在很多品牌或明星习惯于“冷处理”,就是不表态,等几天,微博热门榜一过,再出来顾左右而言它,也可能危机就被大众忘记了,也可能还一直被人记得,后面他/她无论发什么,总会有人旧账重提.
也有品牌和明星处理的速度非常快,一出事立即出公告,但结果也是两说,考虑不周全,反而会恶化危机。
如何科学的危机公关?
最科学的方法是——做良心企业、做良心品牌、做良心人。
没有危机的素材,哪里来的危机?对吧?
但确实没有十全十美的品牌或者人。对于大多数危机的主体,可能都存在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可以孵化谣言与幻想的事儿。
当出现危机时,可以尝试着如下几个科学原则:
原则1:态度比事实更重要
比如,ZW和戴先生这次的微博发言……其实大多数普通网民读后,会有一种尴尬感。这种尴尬,不在于他们说错了,而是他们说的,和网民的思维规则不一样。
原则2:道歉归道歉,解释归解释
如果真有错,那么一定要遵循“道歉归道歉,解释归解释”原则。
很多品牌和明星喜欢在道歉的时候,说一场段委屈的话,或者解释一堆自己犯错的理由。网友才不管过程呢,只管结果。你啰嗦的越多,越容易被网友寒碜“给自己找借口呢!”
比如百度、优酷等危机公关,就是啰里啰嗦,祭出情怀,摆理由,扯辉煌历史,反而恶化了危机。再比如ZW和戴先生这次的危机反应,也算是混淆了道歉与解释。
总之,不要在一张声明上混淆“道歉”与“解释”。
原则3:如果要解释,不要自己来
原则4:小不忍,则乱大谋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美妆博物馆】,欢迎关注【美妆博物馆】(ID: meizhuangbowuguan)——中国第一美妆博物致知平台,全方位解密美妆。投稿、转载、合作等事宜请联系:meizhuangbowug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