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魅力黔西北)
(2016-05-28 15:46:15)分类: 随笔 |
魅力黔西北
你,这片红色的土地,总是给我以惊喜。我喜欢你胜过喜欢我自己,生我养我的土地——美丽的黔西北。
我,一个背井离乡的人,对你的了解总是微乎其微的。在别人面前,我总是喜欢汲取你身上发出的光芒,也许你会认为我很贪婪,大概这就是你的魅力吧!你总是沉默于山间里,悄无声息,让人难以找寻属于你的足迹。可是你身上的光芒却是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的,在你红色的土地上,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他们在舞台上演绎着成长的故事,演绎着家乡的故事,演绎着充满魅力的黔西北。
一个舞台,两个多小时,就上演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戏”。终于,在闲暇之余,我有幸看完了“魅力黔西北”。此刻,内心是多么的激动,那种感觉简直让人难以述说。一个小小的黔西北,竟有着如此丰富的文化色彩。一个大学生旅行团带我们一起领略了它的精彩:彝寨迎客、明珠草海、撮泰吉、梦寻夜郎、杜鹃王国、芦笙炫舞、红色记忆、五彩天宫、奢香九驿、试验区颂、春风春雨黔西北、魅力黔西北等等。
一、彝寨迎客
草海是威宁县的旅游景区之一,这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歌词中曾这样写道:“一千只黑颈鹤跳舞的地方。”可想而知,这里该有多美了,绿水青山,黑颈鹤在宁静的草海中嬉戏。依山傍水,远离城市的喧嚣,就这样静静的站在岸边,也算是一种享受了。更何况是乘着船行走在海岸两边的时候。
三、变人古戏
变人古戏其实就是“撮泰吉”,“撮泰吉“源于民间,是威宁的特有文化之一。主要是一些带着面具的人,拿着棍棒,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在表演。具体的我并不是很清楚,更惭愧的是在那些带着面具的人出现的时候,我竟有那么一瞬间以为他们是黑白无常,简直可笑至极。
提起杜鹃花,我总是特别的激动,或许是因为我和它有着特殊的渊源吧。杜鹃花,彝家人又称作“索玛花”,它的颜色很多,开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有红的、白的、黄的,还有粉红的。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百里杜鹃——杜鹃花的天堂。每年清明节的时候,都会有许多游客到此参观,因为这里的杜鹃花总是开得很美。
芦笙,是一种乐器,同时也是一种舞蹈的工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芦笙舞”成为了苗族同胞的象征。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他们的“芦笙舞”会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纳雍的“滚山珠”。看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门独特的技艺,他们不仅能够演奏芦笙,并且能够很好的将它融入到舞蹈中。在这里,之所以称它为芦笙炫舞,原因就是它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在芦笙舞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炫舞,使得在形式上更加的独具匠心,吸引观众的眼球。
七、红色记忆
优秀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总是分不开的,正如今天黔西北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文化与它的历史也是紧密相连的。还记得历史画卷上的那些红军战士吗?还记得历史书上“打土豪、分田地”的史实吗?还记得为革命冒险的周素园老先生吗?在这片祥和的土地上,你永远也无法想象,在那些过去的时光,没有英勇的革命战士,就没有如此美丽的黔西北,是他们奋不顾身的守护着这片土地。因此,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先辈们曾经为了守住这片红色土地所洒下的热血,我们要时刻谨记——红色记忆。
素有“天下第一宫”的美称,是汇聚最大、最全、最齐、最美于一身的“织金洞”所属的名号。它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幅幅使人身临其境的天宫图,在它那神奇而充满魅力的洞穴里,我们是那么的渺小,同时又是那么的荣幸。周围可以没有其他的声音,因为最入耳的声音莫过于水石的合奏,清脆明亮,使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
九、麝香九驿
明王朝时期,黔西北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出现了一位女英雄——奢香夫人。她是彝家人的代表,是民族团结的典范,是促进和谐的豪杰。她是大方人最尊敬的女中豪杰,是大方人学习的榜样。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的英勇事迹,修建了奢香博物馆。去过的人都知道博物馆里,大多都是彝族人的文化。进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处于正中的“奢香夫人”的雕像,她屹立在那里,守护着她的子民。挺拔的站姿加上充满正气的面容,栩栩如生。
十、试验区颂
1988年,毕节试验区正式建立。至此毕节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各民族党派的极力帮扶下,毕节试验区一步步地吐露辉煌。渐渐的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城市,到一簇簇高楼耸立于乡间,它的发展为黔西北地区的经济带来了辉煌,为黔西北的子民带来了希望,为生活在黔西北这片土地的孩子提供了走出大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