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安徽宏村、西递等三日游.游记(4)卢村木雕楼:志诚堂.思成堂

(2018-10-27 19:15:44)
标签:

转载

分类: 杂谈
安徽宏村、西递等三日游(2018.16-18)游记(4)
卢村.木雕楼2-1. 志诚堂.思成堂
2018.10.17
↑  原生态的卢村(外景)

      卢村概况。卢村又名雉山村,安徽省黟县宏村镇辖村,距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镇区以北约1千米,卢村古民居群为清道光年间四品朝议大夫卢帮燮所建。
      请点击: 安徽省黟县卢村

http://s16/mw690/006bHxMgzy7oHTkMFQ3df&690↑  清道光年间四品朝议大夫卢帮燮,本文称谓卢老爷 

      卢村最具典型最有特色的是,至今仍完整保存着木雕楼建筑群,主要包括志诚堂、思成堂、思济堂、玻璃厅等宅院,这些宅院均为卢老爷和他的六房姨太太的居住

      本博将从本文起,对这些完整保存的宅院,逐幢、分篇进行介绍

http://s5/mw690/006bHxMgzy7oEkfITQwa4&690↑  质朴、内敛的卢村

     特有的质朴。卢村是安安静静的,没有其它地方的那种喧闹,也没有商业气息浓厚的氛围,没有张扬,只有内敛,没有炫耀,只有厚道。村里村外,透着的是一种它特有的质朴。这种质朴,却是极其难得和珍贵的……

http://s5/mw690/006bHxMgzy7oHEyZyXGf4&690↑  卢村依溪而建的民宅

      卢村靠山临水,民宅依溪而建,临水一侧多挑出,建有敞廊(上图右),别有一番情趣。一级级青石抬阶,一座座小木桥,使人感觉身处山村,却又似在水乡。
↑   小巷一道独特风景, 一般不深,高高的墙,白墙黛瓦、青石小巷

http://s11/mw690/006bHxMgzy7oEkiQPACaa&690↑  卢村河中的拦水坝

      拦水坝,又称圳首,在河川中筑坝拦水,目地在使水位升高,形成落差,利用虹管原理将水引出。 卢村河中的拦水坝, 沿着河水,筑有多级拦水坝。

     卢村.木雕楼之一:志诚堂(卢老爷大姨太、二姨太和父母合住的住所

http://s1/mw690/006bHxMgzy7oEkzF18k70&690↑  志诚堂的拱门、题额、弄墙和铭牌

       志诚堂临水而建,首先看到的是一条过弄弄口的拱门拱门一侧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铭牌。拱门外上方,有题额为“东启长春”。

http://s10/mw690/006bHxMgzy7oEkzo2Bbf9&690↑  卢村.志诚堂, 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卢村,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志诚堂、思齐堂、思成堂等宅院,是闻名遐迩的“木雕楼”,是徽派木雕艺术的极品,被誉为“徽州木雕第一楼”。 

     志诚堂是木雕楼建筑群中,最为精美、最值得欣赏的建筑,尤以木雕装饰精致优美而闻名。

http://s2/mw690/006bHxMgzy7oFZZcLYd61&690↑  志诚堂的铭牌志诚堂建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
志诚堂是卢村木雕楼建筑群中的核心景点被誉为“徽州木雕第一楼”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现歙县徽城,前四个县现属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
 
↑  志诚堂过弄的东侧是东拱门(上图右的门),东拱门里侧,题额是“钟奇”

      进入(上图右的志诚堂的拱门, 是一条东西向的过弄,过弄东西两端是拱门,两个拱门里外的上方均有题额上图是东拱门里侧的题额“钟奇”两字。
       志诚堂的大门位于过弄的中央。

http://s10/mw690/006bHxMgzy7oElL5CANa9&690

↑  志诚堂过弄的西侧是西拱门西拱门里侧,题额是“毓秀”

http://s14/mw690/006bHxMgzy7oEkCZvRj5d&690 进入大门是一个大院子,可见到志诚堂(上图中是),坐北朝南,两侧有偏厅   

  志诚堂外貌,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特色,石箍门、高门楼、黛瓦、粉壁

http://s12/mw690/006bHxMgzy7oElnobFx4b&690

志诚堂仪门上方的砖石雕刻,没有遭到过破坏,异常精美。

       门楼一左一右的柿子树,取其谐音,就是“事事如意”。徽州的房子在雕刻和建筑上都非常注重取吉祥之意。

http://s4/mw690/006bHxMgzy7oEkOb3Oz93&690    志诚堂正厅前的天井,左右各有八扇莲花门 

       进入仪门,是志诚堂正厅前的天井。厅前有一个小天井,四周都是木雕门窗,护栏上都是精美的雕刻。     

       正厅前左右各有八扇莲花门。每边八块,从上到下是眉板、胸板、腰板、裙板,图案为历史著名人物、文学历史或历史事件及当地人过元宵灯会等生活场面。    

http://s16/mw690/006bHxMgzy7oEkWzwrZ4f&690                                  志诚堂天井的楼上的护栏上,都是精美的雕刻

http://s4/mw690/006bHxMgzy7oG4k77rBd3&690 志诚堂天井的楼上,现不对外开放(网图)

      我在网上看到一张上图的照片, 从拍摄视角看,这是在楼上拍摄的志诚堂。我来到志诚堂时, 曾经征询过房主, 他说, 现在楼上不对外开放。故我无法拍摄上图这样视角的照片了。当你再往下看到志诚堂文尾的文字, 你就会理解“楼上不对外开放”的原因了。

http://s16/mw690/006bHxMgzy7oEkZBe8f5f&690                 ↑  志诚堂木雕中精美的“雀替”, 位于一楼的竖柱与二楼的横梁相交处

     “雀替”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

http://s5/mw690/006bHxMgzy7oEleeAks54&690               志诚堂天井的楼下,是整排的落地长窗,每扇窗上都有花卉人物雕刻 

       令人深思之文。我在新浪博客上,看到了一篇“夷希微”先生的一文《由卢村志诚堂看贵族精神的消亡》, 特推荐令人深思的此文。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志诚堂如下的一段经历:

      木雕中最精华的头像,居然被生生斩首,只有零星几个地方幸免于难。(志诚堂)女主人这时过来解释并打开了话匣:原来,解放后运动不断,面部雕刻在大队书记强逼下被迫凿去。而现在的村委主任正是那个大队书记的儿子,已经承包了整个卢村旅游项目,志诚堂是核心景点,每年靠这个赚取大笔收入,却只给他们家很微薄的一点钱用来维护木雕,杯水车薪 。女主人的儿子,富商的后代,不得不到外地打工。   请点击:由卢村志诚堂看贵族精神的消亡

http://s8/mw690/006bHxMgzy7oEl8er7Fb7&690 穿过天井,就是志诚堂的正厅堂前长案桌上摆设”东瓶西镜”

      “东瓶西镜”。久闻“东瓶西镜”这个词,这次得以见识了。“东瓶西镜”是徽州民居的厅堂的陈设。

      旧时,住家客厅堂前的长案桌上设置讲究“东瓶西镜”,即东边放一花瓶,西边放一面镜子,中放一时鸣钟,象征:终(钟)生(声)平(瓶)静(镜)。

     也有的人家为了协调起见,往往在时鸣钟两旁各放一只瓷帽筒。有当地男人回到家中或外出串门也将帽子取下置放帽筒上,以显有翩翩儒士的风度……

     这些也是徽文化和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东瓶西镜”的设计,是徽州人一种心态的反映,希望家人外出经商为官平平安安,风平浪静。

            卢村.木雕楼之二:思成堂(卢老爷的三、四姨太太的住所

http://s2/mw690/006bHxMgzy7oEnESgLvb1&690 思成堂的第一道门, 外门思诚堂,建于100多年前的道光年间

 

http://s13/mw690/006bHxMgzy7oEo5ZBOk2c&690 思成堂的铭牌

http://s6/mw690/006bHxMgzy7oHRo6hDL55&690思成堂的第二道门-仪门

      进入外门, 便是一个宽敞和幽雅的院子可看到思成堂的第二道门-仪门,仪门上方的砖石雕刻,没有遭到过破坏,异常精美。

     门楼一左一右的柿子树,门楼上面那个葫芦状(上图红圈)的通风口,取其谐音,就是“事事如意”。徽州的房子在雕刻和建筑上都非常注重取吉祥之意。


http://s8/mw690/006bHxMgzy7oEnVyIezd7&690 进入仪门后, 是一个位于厅堂前的天井,天井两侧的楼上楼下,也是精美的木雕

http://s10/mw690/006bHxMgzy7oEnY1Iedf9&690 进入仪门后, 是一个位于厅堂前的天井,天井两侧的楼上楼下,也是精美的木雕

http://s7/mw690/006bHxMgzy7oEnRKW1026&690

穿过天井,便是思成堂的客厅,长案桌上摆设的“东瓶西镜”

      同样摆设“东瓶西镜”。思成堂客厅堂前的长案桌上摆设的“东瓶西镜”,即东边放一花瓶,西边放一面镜子,中放一时鸣钟,象征:终(钟)生(声)平(瓶)静(镜)。

        思成堂长案桌上,在时鸣钟两旁各放一只瓷帽筒(志诚堂长案桌上,没摆放瓷帽筒)。有当地男人回到家中或外出串门也将帽子取下置放帽筒上,以显有翩翩儒士的风度…… 

http://s16/mw690/006bHxMgzy7oEnSvaYn4f&690

客厅侧桌旁的可以坐俩人的暖脚炉木桶


http://s6/mw690/006bHxMgzy7oGg0Uwvze5&690                           客厅摆放着一对雕刻成捆起的竹子模样的石墩

     思成堂的“一宝”厅堂一边有两个石墩(上图的玻璃罩里),被刻成书卷的样子,旧时孩子们读书就坐在上面,有读书破万卷之意,这被称为思成堂石雕中的“一宝”。

http://s13/mw690/006bHxMgzy7oGeDVHcM2c&690 客厅思成厅堂,青石地砖上的一个井眼

      思成堂的“一奇”“一奇”,是指思成堂厅堂青石地砖上有一个小小井眼,有人以为那是排水用的,然而,当那个沉重的石头盖子被掀起,导游小姐将一个小小的竹筒放进去后,居然拎上一小桶清冽甘甜的地下水。据说这个小小井有四米深。说当年的太太们闲着无聊,在里面养乌龟,一来求得吉祥之名,二来疏通排水管道……

      编后语:虽然我是参加旅游团的, 但在游程中,我不得不脱离旅游团。因跟随旅游团游览,则在每一景点处, 都是蜂拥而至的游客, 根本无法拍摄景致。我只能无奈地脱队、滞后而独行。

























0

前一篇:善恶之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