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经机”省事,但真的有用吗?

(2016-05-30 07:49:32)
标签:

教育

信息来源:全球读经教材网  
     教育部在前不久正式发行了国内惟一传统文化教程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而在市面上,一种叫做“读经机”或“国学机”的产品也应运而生。但记者在近日采访中了解到,广西有不少家长愿意花一千多元为孩子买一台读经机回去,可是大多数是为了“省事”,没有真正把读经机的作用给发挥出来。
 
早教机构最先引进读经机
     唐山幼儿园是南宁较早引进国学教育的幼教机构之一,该园的园长梁丽告诉记者,两年前,她经朋友介绍接触了国学教育,当时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幼儿国学教育的教材,她就让老师们每天教小朋友背一段经文,但她发现这样的“国学教育”并没有什么效果,还引起家长的反感。
    “但现在不同了,国学教育越来越系统化,不少家长都自觉配合我们的教育,读经机这个产品只是一个很方便的能够辅助我们进行国学教育的科技产品,现在作为幼儿园的一个教育器材,省了老师很多工作。但有些家长看到后觉得好,也会主动提出让我们帮买。”梁丽说道。
 
家长购买读经机却不陪孩子读
     目前,南宁市的幼教机构或多或少都开设有国学课程,但引导孩子读经的比较少,一般都是一些国学私塾在做这样的系统培训。尽管这种教育方式还存在争议,但是不少家长认为读经机是一个“好东西”。
     文文爸和文文妈平时工作很忙,工作一天回到家都很累,只求孩子能开心玩就行,幼儿园老师嘱咐的陪孩子读《弟子规》、《三字经》等,他们都表示“没那个精力”。后来,文文妈买回了一台读经机,下班去幼儿园接文文回家后,就把读经机打开,然后两夫妇上网的上网、看电视的看电视,让文文自己玩。
     文文妈告诉记者:“幼儿园老师说了,读经机就是给孩子一个环境,不用刻意让他去听的,所以我们觉得很方便啊,不用陪着读经,但是又让孩子感受到了国学的氛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文文妈这样想法的家长还真不少。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读经机里面包含着音乐、故事、英文、经典等,有些家长就专门放音乐和英文给孩子听,经典古籍反而不放。
 
专家认为多数家长没有合理使用读经机
     对于这些情况,全球读经教育研究会广西分会负责人玉睿觉得很遗憾。她在推广国学家教的过程中,其实也碰到不少这样的现象,“有的家庭买了读经机回去,但是爸爸妈妈三天两头就吵架,家无宁日,有什么意义?其实读经不光是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教育家长。”玉睿说道。
     全球读经教育研究会是一个由海内外热心经典教育事业的个人和团体会员组成的学术性团体,由全球读经教育慈善基金会募集来的善款用于推广国学经典。在推广国学的过程中,玉睿也发现了一些不太合理使用读经机的现象。
 
现象一:没有选择性地听
     有的家长认为,每天只要打开读经机就行了,放到哪就听到哪,不会重复,可以不断加强孩子的记忆力。
  早教专家表明,0到6岁的孩子其实是可以“一心多用”的,尤其是早上,孩子的大脑特别活跃,愿意主动去学习东西,记忆力也特别好,因此早上建议播放英文经典给孩子听,让孩子多接触一种外语环境,有利于以后的英文学习。
     而下午,孩子可能就有点排斥学习东西了,再放英语的东西可能会让他烦躁,而播放中国古代经典,孩子听得出是熟悉的母语,而且朗朗上口,所以可能会引发他的兴趣,在玩耍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留意一下。
     到了晚上,不宜再给孩子学习的刺激了,应该放一些中国古典音乐或是全脑教育音乐,让孩子大脑放松,然后慢慢进入睡眠。
 
现象二:将读经机当成娱乐工具
     就像前文提到的文文妈一样,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听的东西多一点,也是让孩子快乐的一种方式,因此,就把读经机当做玩具,让读经机代替父母来陪孩子“玩”。
     对此,玉睿说,幼儿教育是不提倡教具“代替”父母的,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无可取代的。读经机其实也是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并不是代替父母给孩子讲故事。
尤其是0到3岁的孩子,如果父母不能成为孩子最好的玩伴,那么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现象三:孩子会读会背就行,家长不以身作则
     国学经典虽然不要求孩子去理解,但光是听,听一百遍,孩子会背了,可有的家长却只会为孩子懂得背古诗古文而骄傲,自己却讲不出半句经典。
    玉睿说,读经机不是把孩子培养成背书的机器,而是希望给孩子播下一颗品德的种子。但是如果家长也不理解,家长也不懂得以身作则,那么会造成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茫然和矛盾。
     比如孩子学了“老吾老,及人之老”,但是在公车上看到有老爷爷上车,父母却不让孩子让座,反而装作没看见。这种行为,将会孩子国学教育的最大阻碍。
因此,玉睿建议,家长可以找一些教材,跟孩子一起学习,等孩子会背的时候,再慢慢告诉他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久而久之,国学经典的“育人”作用,就会慢慢显现出来。
作者:苏琳
(本文来源:广西新闻网 南宁11月29日讯 记者 苏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