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悦读】凋零的“阿比西尼亚玫瑰”—读《生命册》

(2015-10-08 10:08:53)
标签:

悦读

生命册

阿比西尼亚玫瑰

分类: 【悦读】

 凋零的“阿比西尼亚玫瑰”

                   ———读李佩甫《生命册》

/寂寞舞者ljl

 

今年的国庆假期,我一口气读完李佩甫的《生命册》。之前不熟悉李佩甫,也不知道《生命册》,第九届茅奖揭晓后,我才有了了解李佩甫、拜读《生命册》的欲望。

读《生命册》,用了几乎一个白天,一个深夜,作者笔端不断地穿梭在城与乡、过去与未来、理想与现实之间,似乎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是现实中身边的人,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影子,生与死、爱与恨、富与贫、美与丑、肉体与灵魂、高贵与卑微、低贱与高尚、疼痛与坚韧……既是如此的对立,又是如此的贴近甚至相伴相融。不觉感叹:生命里,有多少难以承受之轻,又有多少无法负载之重?“阿比西尼亚玫瑰”注定要凋零吗?

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生动的,鲜活的,伴随着求生、寻爱与探索,有兴奋和快意,有迷惑和纠结,更难逃委屈、挣扎、无奈、妥协、溃败。

理想与现实的纠结与落差贯穿故事始终。故事中几乎所有的人在最初都有或大或小、或远或近、或世俗或脱俗的理想,却又一次次被拉回残酷的、冰冷的、无可回避的现实——

“我”的“合伙人”、残疾但才华横溢的骆驼,想在“伟大的时代”出版伟大的文学巨著,在一次次被压迫、再崛起中,这一伟大的理想开始变得面目全非,他开始辗转于股市金钱,开始享受“那点事儿”,开始刚愎自用,开始信奉“没有摆不平的事”,声言要炸开唐古拉山口,而最终走向不归路;

戎马半生的少将、“我”的老姑父,遂了愿,抱得美人归,不得已脱离部队成了农民并熬成老支书,尽管在村里是正义和公理的化身,但在家中却得到妻女的冷漠、白眼与虐待;

有手艺、有力气、有头脑、有倔脾气的梁五方,刚娶完漂亮老婆,便被一“斗”到底,打了一辈子官司讨公道,最终被岁月折磨的厚颜无耻,被命运催生成算命先生“梁仙儿”;

“我”的最爱、初爱、有被继父强暴阴影的漂亮女生梅村,在众多追逐者中苦苦寻找自己的依靠,却在一错再错中,走进了“红颜薄命”的魔咒,沦为街头拽着孩子为生存而奔走的黄脸妇人,最终没有收到甚至已经遗忘了“我”曾许诺的“阿比西尼亚玫瑰”。

不得不说虫嫂,我认为虫嫂是作者整篇作品中刻画最成功、最亮点、最泪点的人物。侏儒“小女人”虫嫂的理想再简单不过,就是在饥荒年代里能让娃吃饱,但不得已而为之的偷粮食、睡男人,让她几乎丧失了做女人的所有尊严和被儿女唤作母亲的权利。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娃饿了”,让我眼眶湿润;老怪弥留之际让孩子们叫声吗,虫嫂回应“别为难孩子了。不叫就不叫吧”,让我眼泪婆娑;读到虫嫂为大国送新自行车的桥段,我的眼泪彻底决堤,甚至有痛哭的冲动;当虫嫂真正死去,我倒有了些许安慰。读虫嫂,让我读到了无奈、无情、无望,更读到了坚忍、温情和最朴实、最华贵的大爱。真的,虫嫂让我由衷的敬佩和感动。

被称为“丢”的“我”是整个故事的主线,吃百家饭长大的“我”一门心思想“逃离”农村,成为真正的城里人,收获城里的爱情,但村里的一次次电话和老姑父“见信如面”的“纸条”似乎是两条无比结实的风筝线,一次次把我拉回到地平线,几乎窒息的“我”丢下铁饭碗,闯北走南,不断积累财富,被“无辜”地推上上市公司最大股东的宝座,但“我”注定一直生活在挣扎、纠结和无目的的探索之中,“我”的“阿比西尼亚玫瑰”终敌不过岁月变迁而凋零……

还有因“作风问题”被下放到农村的教师杜秋月,还有农学博士、副省长范家福,其主持人女友夏小羽,还有挥刀自宫的春才,还有老姑父的二女儿蔡苇秀,还有卫丽丽、小乔……他们曾有的良善与正直也在时代巨变的历次磨难中逐渐迷失,最终溃败。

那时的乡村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精神极度缺乏的年代,那时的城市是一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无论乡村的理想还是城里的理想,都终归是理想,它们在各自的轨道上艰难地前行着,坚挺和执着过后,与现实不断纠结与碰撞过后,最终回归到现实。“阿比西尼亚玫瑰”注定要凋零……

初读李佩甫作品,感觉作者的文字沉稳而内敛,又夹带着黑色幽默,读着非常舒服,作者苦力构建的立体化生命画卷,可能并不能揭示生命的真正意义,但足以带给我们对生命和有关生命的深刻思考。

《生命册》很厚重,值得一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