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跳绳融合的教学设计
(2019-12-17 14:19:49)信息技术与跳绳融合的教学设计
一、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掌握跳绳的基本知识, 了解跳绳的发展历史,树立信心, 对跳绳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设想。
2、学生通过实践, 发展弹跳、 柔韧、 灵敏、 协调等身体素质, 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能, 掌握和应用基本的跳绳技能。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同伴间密切配合完成各种练习。
难点: 通过学习,掌握跳绳活动的技能和创造新的练习方法。
四、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 在各个环节设置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和实践, 在相应的环节里面, 通过学生的探索出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的练习内容, 从而学生在合作、创新的过程中享受成果。
主题教学法: 设定教学方法, 围绕所设主题进行选择内容, 在活动中突出主题的特征。 如: 双绳变变的游戏。
竞赛教学法: 在游戏的活动中融入竞赛的方法和手段, 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如: 双绳变变与长绳带短绳跳环节。
六、 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
多媒体功能室、 计算机、 概念图 7.6 绿色版软件、 暴风影音播放器、 毽球、 跳绳、 学生、 录音机
七、 教学过程设计
(一) 视频导入
学习目 标: 通过观看竞技跳绳表演, 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跳绳的发展和活动的方式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通过精彩的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参考教材: 自选中国跳绳网及胡平生老师提供的资料。
2、问题思考: (1) 请谈谈跳绳的发展现状。 (小组讨论)
(2) 跳绳的基本动作有哪些? 你已经掌握了哪几种? 你的动作也这样具有科学性吗?(对比反思, 提升认识)
3、实践活动: 通过搜索网络资源, 进一步了 解和掌握跳绳的相关知识, 并完成一篇摘录稿,字数500 字至 800 字(课后完成)。
4、问题思考: 如何才能达到像网络及光盘介绍的陈老师、 胡老师这样的水平? 请你给同伴提一个建议 (提示: 从意志品质、 同伴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勇于实践、 努力探索方面去考虑)。
常规及课前组织:
尝试、 探究新知阶段:
2、巡视辅导。
3、语言激励。
3、学生示范。
5、参与学生活动。
6、展示评价练习。
(三) 巩固及发展阶段
1.
2.
3.
(四) 结束及拓展
1、放松身心活动
2、小结与评价本课学习情况
3、布置课外练习内容(同伴间交流学习心得; 课后小组巩固本课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