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头条刊载|特级教师王林波:用行动成就梦想

(2020-07-19 15:53:02)
标签:

教育

分类: 报道
名师慧语


文字教学,扎实展现魅力;

情感熏陶,无痕彰显智慧。

——王林波



今日头条刊载|特级教师王林波:用行动成就梦想

        王林波,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首批领航名师,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全国百优教师,全国特级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委员,全国小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委员,全国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曾获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及最佳教学设计奖、全国第五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语文教学通讯》《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师》等7家杂志封面人物,近年来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300多篇,应邀上课、讲座400多场次。出版有《上好小学语文课——在思考与行动中润泽课堂》《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实践》《指向语用 识体而教》等专著。
今日头条刊载|特级教师王林波:用行动成就梦想

名师故事

要甘于坐冷板凳,保持内心的沉静

1995年9月,经过基本功考核、试讲等多项考核后,我顺利地登上了讲台,成为了一所厂矿子弟学校的语文教师。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在工作的第三年初便拿到了学校青年教师赛教的第一名,并代表学校参加了区级的教学能手赛,获得了语文学科的第八名,以一名之差,遗憾地与教学能手失之交臂,成为了二等奖的第一名。我想,没拿到能手的称号,说明自己还有提升的空间,还需要继续学习和锻炼。

放下证书,我开始了阅读,安安静静地阅读。借来老教师的教案来研究,我要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借来阅览室里的杂志来读,我要看看同样的一课,这些发表在杂志上的教案有着怎样的精彩之处。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我读遍了阅览室里当年所有相关的杂志,厚厚的笔记本已经记录得满满当当。

我有了阅读学校前几年订阅的教学类杂志的想法,管理阅览室的老师带我走进了储藏往年杂志的那间阴暗的小屋子,从角落里,我挑选出了两大捆杂志,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宿舍。那时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五点半下班,六点半已经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宿舍的书桌前读书了。我有一个习惯,一定是边读边摘抄,和课文直接相关的教学方法,直接记录在书上的字里行间,不直接相关但又非常有价值的,我会写在笔记本上。

临近春节,书还没有读完,怎么办?整理打包,那年春节,我背着厚厚的一摞书回到了家,继续阅读着,记录着。真奇怪,阅读时,窗外的鞭炮声似乎也没有了声响,只是偶尔会有光影在窗前闪过。那个春节,时光如逝。

1999年5月,区上的能手赛再次拉开帷幕,经过校内的评比,我又一次拿到了青年教师赛教的第一名,并在区上的比赛中顺利突围,拿到了教学能手的称号。

阅读让我感受到了力量,于是我开启了自己的专业书籍阅读之旅。我让自己沉寂下来,在那个角落里,在曾经那个不知名的小学校里,在冷板凳上,我安安静静地坐着,默默地阅读着,思考着。

是啊,当我们的心沉下去时,智慧就浮上来。纷繁的生活中,让我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保留一处梦想可以停驻的宁静地方。


今日头条刊载|特级教师王林波:用行动成就梦想

要勇于实践反思,保持研究的热情


今日头条刊载|特级教师王林波:用行动成就梦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知道阅读的重要性,更懂得课堂实践的重要性。于是我采用了独特的方式进行阅读和实践。

一次,通过邮局我买到了一本名叫《小学语文名师授课录》的书,真可谓如获至宝,书中全是大腕级的人物,贾志敏、支玉恒、于永正等等,各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师啊!包上书皮,我开始了细细地品读。读到精彩处,我常常会拍案叫绝。只可惜那时正值假期,否则我一定会立刻走进课堂,在班里照着名师的教案上一上这些课。没有学生,没关系,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个人既当老师又当学生,一会儿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一会儿又站在下面模仿学生回答问题,那兴奋劲儿至今依然难忘。

后来,一位朋友送给我了一本书——《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教案集》。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全国还有一个专门为青年教师搭建的成长平台——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这本书真好,书中的每一位参赛选手都那么优秀,他们的课设计得那么精妙,上得那么精彩!这些老师都很年轻,不像之前的名师们是我们不可企及的,这些年轻老师能够做到的,我也是有可能做到的!那一刻,我有了一个想法:在自己的课堂上,去实践这些课。

这本书说是教案集,实际上类似于教学实录,具体地再现了赛场上的情况。细细地品读着书中的语言,我把实录转化为一个个条理清晰的教学环节,形成了可以为我所用的教案。完成了书面的整理工作后,我开始找全校的语文老师们商量什么时间到他们班上哪一课,毕竟自己只带了一个年级的一个班,书中有些老师非常精彩的课没有办法在自己的班级里实践。

这样的方式还真管用,五六年的时间,让自己有了较为丰厚的经验,每一位名师的课例都熟记于心,张口就来;每一位名师的经典课例,也都能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他们的教学风格也都清晰地铭记于心。

随着网络的普及,阅读变得越来越便捷,阅读的方式也逐渐走向多样化。后来,在前期大量阅读书籍的基础上,我开始了阅读课例。网络上,我可以下载到名师们的教学视频,于是,下载,整理,归类,我有了自己的资源库;暂停,思考,回放,重读,我开始了自己的读课之旅。

的确,对于每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来说,踏踏实实的所作所为远远重要于所想的和所说的,决定一个人成长高度的不是内心,而是行动。


今日头条刊载|特级教师王林波:用行动成就梦想

要敢于打开课堂,保持开放的心态

今日头条刊载|特级教师王林波:用行动成就梦想


电影大师黑泽明不断对自己说:“不要怕丢丑!”这种心态多么可贵啊!只有打开自己,开放课堂,才能逼着自己不断提升教学品质。

在获得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和最佳教学设计奖以及全国第五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后,到底是选择全身而退,安稳地做一个学校的领导,将赛课时完美的表现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还是选择继续行走在课堂上,甚至打开课堂,让更多的老师走进自己的课堂,为老师们做出最直接的教学示范?几乎没有犹豫,我选择了后者,不仅要永远站在课堂上,还要打开自己的课堂,每周一节公开课,让老师们走进课堂听课。

是啊,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指导点拨,更需要示范引领,当我们的指导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时,不妨走上讲台,上课给青年教师看,这样直观的示范是最有效的指导。就这样带领着青年教师研究教学,实践课堂,近年来,一大批老师成长起来了,十多位教师荣获了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称号,还有些老师在全国大赛中获奖,甚至成为重要期刊的封面人物。

2017年5月,福建厦门,全国十大青年名师的颁奖现场,《小学语文教学》杂志杨伟主编铿锵有力地朗诵着这段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写给我的颁奖词:


对语文,他情有独钟,觉得每堂课都是新鲜的;对同行,他乐于分享,坚持每周一节公开课;对研究,他执着追问,寻找实践的学理依据。他在每个孩子的心里,播下了母语的种子;他在祖国的西部平原,留下了语文探索的脚印!

他是副校长,却依然坚守一线,每周一节公开课,为老师们亲身示范;他坚持带领老师们一起研究,工作室成果丰硕;他是特级教师,却能始终坚持研究,形成了朴实风趣的教学风格;他信念坚定,肩负西部地区的教育改革的使命与责任,不断探索。他坚信,只有坚持,才能创造教育的奇迹!


正如薛老师所说的:做老师,上公开课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做了副校长,王老师还能坚持上公开课,并且每周都上一节公开课,这就实属不易了。更让人敬佩的是,他敢于把课堂打开,让老师们随时听课,这一点确实值得敬佩。

我想,敢于丢丑,这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精神。只有抛弃所有的束缚,用归零的心态让自己重新开始,才能真正找到自己;只有用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投身到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才能真正发现语文教学的奥秘。


今日头条刊载|特级教师王林波:用行动成就梦想


 要善于总结提升,保持理性的思考

用力前行,的确可以让我们行走地更快,但如果忘记了抬头看看前方的路,我们很可能会迷失方向;如果忘记了回首看看走过的路,我们很可能会重复曾经的错误。除了行走,我们还要适时地停下脚步思考思考,且行且思,我们的行走才会明确方向,更有力量。

     2013年,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上好小学语文课——在思考与行动中润泽课堂》,没想到自己的首部教学专著可以在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系出版,说实话,那一年,自己激动了好长一段时间。这本书可以说是自己当时从教18年的倾心之作,全面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无论是识字教学还是阅读教学,习作教学,都涉猎到了,从理论到实践,丰富的内容让这本书有了不错的销量,两年内三次印刷。


今日头条刊载|特级教师王林波:用行动成就梦想

     不过,一年后我有了新的思考。面面俱到,常常会导致面面不到,面太宽,自然很难深入,我是否要找到一个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于是,我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阅读教学的研究上。2014年,我着力开始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研究。依然潜心解读文本,不过,我更多地开始用语文教师的专业视角来解读。我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看到普通读者所看不到的内容,也就是语言文字表达的秘妙,关注表达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一次次研讨,让我们的方向更加明确,一节节的公开课,让我们的主张得以展现;一篇篇的论文,表达着我们对语用教学的思考。四年后的2018年,我出版了《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实践》两本书,这两本书广受老师们的欢迎。
今日头条刊载|特级教师王林波:用行动成就梦想

2018年,我有幸成为教育部首批领航名师培养对象,这是教育部第一次组织的全国范围内的名师培养活动,学员们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代表着一定的高度,同时也肩负着更重的责任。既然是教学名师,就必须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我提出了“指向语用,识体而教”的阅读教学主张,倡导阅读教学必须指向语用,必须通过语言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还应当让语言训练更有效,更有针对性,让每一类文体的语用都凸显特色。

    2019年12月,江苏苏州,全国“十大青年名师”丛书首发签售暨作者精彩课堂展示活动中,杨再隋先生这样介绍道: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不交流,学语言何用?语言不运用,如何能发展语言能力?


    鉴于当下语文运用表面化、模式化、形式化的倾向,他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证明:指向语用让文本解读更深入;指向语用让词语教学更扎实;指向语用让诗词教学更丰厚;指向语用让散文教学更鲜活。归结为一句话:指向语用,让语文更语文。


   “指向语用”是方向,是目标,看清方向,认准目标,是成长的起点。成长之路上,道路千万条,迂回是一种策略,拐弯是一种智慧,另辟蹊径是一种探索。


      真做事,做真事,做自己喜欢的语文教学工作。他就是古城西安的青年教师——王林波。


      这次首发式上,我推出了自己的第四本书《指向语用 识体而教》,这本书广受老师们的认可和欢迎,我想其中一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本书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做出来的,书中的每一节课都是经过了课堂实践的验证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今日头条刊载|特级教师王林波:用行动成就梦想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回望来时路,的确是一路艰辛,但如果重新选择,我依然会坚定地选择用行动为自己助力!昨天,我在不停奔跑,明天,我还将继续奔跑!

名师视角

语文课缺乏语文味,该怎么办?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必须关注语言文字,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是语文老师,必须能够使用专业的语文视角,去解读教材,关注别人可能会忽视的语言现象,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语言表达的秘密,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聚焦语言文字,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通过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学会运用语言,不断丰富积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不出不同课文的区别怎么办?
      识体而教,才能让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特色凸显。每一类文体,都有着鲜明的表达风格,独特的表达方式,学生只有从不同文体中学到不同的方法,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经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表达。教学不同的文体,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的文体特征,学习不同的表达方法。

今日头条刊载|特级教师王林波:用行动成就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