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林波小语工作室成员基本功展示——说课稿(薛丹老师)

(2019-04-10 14:08:28)
标签:

教育

分类: 研究活动

对比不同课文   品读语言魅力

——部编版三年级册《燕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专家: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部编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燕子》。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做具体阐述。

一、梳理内容说教材

《燕子》这篇课文的作者是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本课课文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本中也有编入,但与本课相比内容差异较大部编版教材选入时语言更具体更生动。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我带领学生对比新旧教材,通过品读语言的魅力,体会燕子的活泼可爱和生机勃勃春天景色,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语言改动后的生动与具体。

本课课文作者用优美简练的文字,鲜艳明快的色彩,为我们描绘出春天初到时的燕子。教材的插图是春天的景色,全图呈绿色基调,有远山、湖水、稻田,桃花盛开,柔柳轻扬,各种颜色的花竞相开放。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它们有的正在湖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还有的停在远处电线上歇息,它们给早春的湖光山色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把握特点说学情

本课课文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语言文字优美生动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自主识字和学词的能力,能够通过多层次朗读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也能够在初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够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解读课文的重点词句,敢于质疑,有一定的解疑能力。能够初步养成独立或合作学习课文的阅读能力,能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

三、提炼重点说目标

本节课通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按新课标要求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词语。

烂漫、伶俐旷亮、波光粼粼、荡漾、纤细

横掠、倦了、闲散、偶尔、沾水、聚拢

几支木杆、几痕细线、一幅图画、一圈一圈

  2.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3.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小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特点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是本课的重点。

理解课文重点句子“为春光添了许多生机与人教版教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对比“平添”与“增添”的不同之处是本课的难点。

四、基于了解说策略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宜将品读法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完成本课教学。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读、想、说、写等方法学习本课。         

五. 环环相扣说过程

(一)猜谜导入,引发共鸣      

第一自然段句子“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猜谜引入课题,这样的导入触动了儿童对知识的求知欲,增强趣味性,同时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与同伴差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设计即能引发学生兴趣,又将第一段融入到了导入中,两全其美。

(二)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并认读词语“”烂漫、伶俐旷亮、波光粼粼、荡漾、纤细、横掠、倦了、闲散、偶尔、沾水、几支木杆、几痕细线、一幅图画、一圈一圈”,学生通过自由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句子做铺垫。

  2.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从那几方面描写了燕子?(外形特点、飞行特点、闲散休憩)通过此环节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于整篇课文有初步的把握。

  3.出示燕子的片让学生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燕子的外形美体现在哪几方面?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板书: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尖刀似的(总的特点:活泼可爱) 

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可弥补语言文字不足,充分发挥教学直观性的特点,也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观察能力。

  4.“凑”字是什么意思?(几方面合起来)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点击电脑课件,与学生一起边叙述燕子的外形,边演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使羽毛闪动),“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使翅膀闪动),“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闪动)这几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字就使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5.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填空练习      的小燕子、       的小燕子。”学习句子“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学习作者连用两个形容词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三)对比差异,品读语言

  1.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抓住了那些景物特征来描写春天的?边读边勾画关词语。屏显相关词语“吹拂、洒落、柔柳、赶集、聚拢、烂漫无比”认读并利用图片展示“赶集”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

板书指导书写“聚拢”两个字。“聚”的教学用拆字法引导记忆,上半部分是“取”,注意书写时捺画变点画,下半部分“乑”读音为[yín],是指众立的样子。“拢”提手旁与手的动作有关,是一个形声字,左形右声,拢的解释有五种:屏显(1. 凑起,总合。2. 靠近,船只靠岸。3. 使不松散或不离开。4. 梳,用梳子整理头发。5. 合上,聚集。)选择“拢”在这个词语中正确的解释。分别理解了两个字的意思,“聚拢”这个词也就不难理解了。

  2.借助人教版教材课文段落“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对比本课“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通过句子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理解烂漫无比

人教版“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对比本课“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不同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学生体会春天的美,指导背诵描写春天的部分

  3.屏显人教版课文句子:“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对比学习本课“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其中“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那些......那么......”反复手法的使用再次体现了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句子,体会作者强烈的表达方式。

对比发现两段中,本课句子中多添加的“也”说明了什么?也字的添加,表明了飞回来的鸟类中不只有燕子这一种。

新旧教材中对于燕子的到来一个用了“增添”,一个用了“平添”。通过查词典可以知道“增添”的意思是:添加、加多。而“平添”的意思是自然而然的增添。显然“平添”用在这里更合适,突出了自然美。在这里引导学生体会用词准确的重要性。

(四)细致观察,清楚表达 

  1.运用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2.展开合理想象,想一想鸟儿具体的“掠”“沾”的姿势和叫声。       这一练习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学生放飞到想象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语言文字训练与思维同步发展的效果。 

  3.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4.观看动物活动视频,仿写课文第三段      带了它的       ,在             的一声,已由                          试着用上课文中的语句,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针对本课的内容按要求进行说话练习是本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写作方法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写好作文打基础

(五)作业      

  1. 练写本课学过的生字;

  2. 背诵第二自然段;

  3. 推荐阅读《翠鸟》。                             

.巧妙融合说板书

王林波小语工作室成员基本功展示——说课稿(薛丹老师)

                                 

该板书设计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有利于提高概括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它是施教的“蓝图”,是教与学思路的体现,是一篇课文教学的缩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