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余文森教授《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

(2018-12-24 18:58:07)
分类: 8、教师阅读

读余文森教授《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

上塘城西中学   柯永琴

 “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潮流,但是究竟什么是“核心素养”,一直以来我都比较模糊。有幸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让我对核心素养一词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解读。“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包括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余教授这样诠释核心素养:素养渗透于人的整个心灵,它涵盖了人的全部精神世界。它的形成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教育的角度讲,我们必须凸显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核心素养,它是学校教育的聚焦点和着力点。我也非常赞同书中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包含了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应该具备的,并且能够一直持续影响他们一生的某些素养,是若干由此能够预测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未来基本走向,并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素养。简言之,就是能力和品格。能力与品格是人的两种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方面,它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表现为它们有各自的内涵、特点和形成机制。另一方面,它们又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表现为彼此在内涵上有交叉,在形成上相互促进。

余教授还提到了我们经常抨击的“高分低能”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只注意知识的积累,忽视能力的培养,只有当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被彻底消化和吸收。必备品格则包括自律,尊重和认真。学校教育只有专注于培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才能体现出其教育的有效性。书中余教授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这一主题方面,重点阐述了让核心素养落地的课堂教学的具体路径和方法。策略是从观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操作系统。只有将观念和理论转化为实施策略和行动方案,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落地。因此,本主题是全书的重心和落脚点。

余教授提到了重建教学关系。所谓教学就是教和学的组合,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而在这两者之中,学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教学的中心、重心在学而不在教,教学应该围绕学来组织、设计和开展。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应该是有效地调整好教与学的关系。我们要把学习的权利和责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同时要致力于建立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出来的教学文化和教学方式,并要致力于构建以学为主线,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和结构。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真正建立起新型的课堂。

在书中,余文森教授有一章提到了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这不仅是教学本质的体现,也是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和常识开始的学习,是学生原生态思维自由参与的学习,是学生情感、兴趣、爱好、精神、生命参与的学习,这也与我校数学组本学期主要的教研主题——“读懂学生的初衷不谋而合。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与学生打交道,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课堂上,我们是否真的了解我们的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或者我们给予了他们什么?我们是否静下心来问过自己,当我们的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有没有认真研究过学生的想法?当一个知识点在自己眼里显得十分简单,而在学生手中还是不懂时,自己有没有急躁过…… 如今,课改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正在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数学为例,基于数学本质的教学绝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达到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学习目的。只有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师真正读懂学生,才能使40分钟的课堂落实有效,才能真正的做到素养为重。也只有真正的读懂学生,落实学生作为的核心素养的教学,知识才会在学生的身上扎根。

在核心素养中发展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主动学习、积极调试、自我提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促进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效监控和管理学习过程,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吾日三省吾身,明确学科的育人目标,积极思考,勇于创新,运用多元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既要保障孩子传统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同时更需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核心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并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812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