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厉月华主备

分类: 6、形式多样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胡 |
活动时间 |
2017.12.27 |
活动地点 |
书 |
活动主题 |
《守护生命》 |
主备教师 |
|
参加对象 |
备课组全体成员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2.掌握一些基本的健康救护常识3.在追求生命健康的同时,追求富有意义的精神生活。 二、过程与方法:能处理好维护自己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关系。 能在自然灾害面前学会自救自护、熟练运用简单的健康救护常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知基础上培养树立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学会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探究。树立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掌握自救自护方法和一定的健康救护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自救自护方法和一定的健康救护常识。 【教学过程】 一、齐声朗读课文内容
二、教学过程
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换,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生命是有韧性的,经历了生活的风雨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坚强,更有力量。那么,当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灾难时,能否懂得并且有能力守护生命呢? 二、课堂活动 活动一:爱护身体 1.研读教材,感知要义 (1)教师出示本课时教材阅读提纲,学生参照提纲细读教材。 提纲:守护生命的要求;珍视肉体生命;学会自救自护。 (2)问题导读,领会要义 研读教材第100~102页正文,思考问题。
① 明确: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②为什么要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1com 追问:哪些过激行为会损害身体健康?(例如:暴怒、自伤、自残等) ③在自然灾害面前,需要我们怎样做? 2.分组研讨与生命健康有关的行为 体验一:健康的生活方式 (1)分组: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搜集生活中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第二组学生搜集生活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21教育网 (2)要求:每组学生向全班学生推荐三种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或指出三种不利于健康的行为。 (3)资料参考:教材第101页“相关链接”。 体验二:自我救护 思考问题: (1)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面对突发的灾难,我们应该怎样做? (3)在生活中,我们是否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健康救护常识?com 活动二:养护精神 1.研读教材第102页第二段正文 思考问题:守护生命为什么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2.研讨教材第102~103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 (1)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 (2)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2)儿童的绘画作品被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显然不是反映了他们艺术成就高超的问题,而是反映了他们用什么心态和眼光看世界的问题。www213.研读教材第103页正文 思考问题:为什么说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n·j·y 4.研读教材第104页正文 思考问题:为什么我们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21·世纪·教育·网】 5.研讨教材第103~104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你参加过这些或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 三、课堂小结 维护健康,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在自然灾害面前,在人为灾难面前,我们要具有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精神生命是我们生命的延伸,是我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四、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及预习下一目。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本节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研读教材,感知要义,分组研讨与生命健康有关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不断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思索。体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
||
过程确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