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
(2016-02-29 15:15:53)
上 塘 城 西 中 学
二○一六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任
教
课
目
任
教
班
级
任教老师姓名
二○一六年二月二十九日制定
一、 教 学 计 划
本学期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
第五单元重点:(1)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和优势;中国主要的行政区划(2)中国地形、气候的基本特征,长江黄河的基本概况(3)中国南北方、东西部的差异 难点:养成人地和谐的观念,能够说明不同地区的人文特色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之间的联系。 第七单元重点:让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认识生活的变化。 难点:让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认识生活的变化。 第八单元重点:掌握人类早期文明诞生的概况难点:掌握人类早期文明诞生的概况 |
任教班级学生的双基要求,发展哪些素质教育能力 |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使学生知道我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地球 |
本学期素质能力测试 |
任教班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 |
||||
班 |
七(1) |
七(2) |
七(3) |
七(4) |
平均分 |
37.68 |
35 |
34.67 |
37 |
最高分 |
50 |
48 |
50 |
48 |
及格率 |
95 |
90 |
90 |
91 |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
||||
1、要反复学习新课标,深入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加大探索创新的力度,尽快摸索出一条既适应新形势要求又切合我校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实际的教育教学的新路子。 2、要加强与同科教师的合作,共同开展好教学科研工作。 3、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深入分析学生情况,确定好教学环节的重点难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 4、强化综合探究活动的安排,强调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社会性,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日常生活,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处理资料完整的能力。 5、组织管理好学生,注意培养学习活动的积极分子,利用积极分子带动全班学生,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强化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 7、落实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堂实践中处理好学生自学与教师教学的关系,使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内容,又能提高学习能力。 |
二、 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次 |
日期 |
课时数 |
教学内容 |
1 |
3.2—3.8 |
|
|
2 |
3.9—3.15 |
4 |
第二课 |
3 |
3.16—3.22 |
2 |
第三课 |
4 |
3.23—3.29 |
1 |
综合探究五 |
5 |
3.30—4.5 |
3 |
第一课 |
6 |
4.6—4.12 |
4 |
第二课 |
7 |
4.13—4.19 |
3 |
第三课 |
8 |
4.20—4.26 |
2 |
第四课 |
9 |
4.27—5.3 |
1 |
综合探究六 |
10 |
5.4—5.10 |
1 |
第一课 |
11 |
5.11—5.17 |
1 |
第二课 |
12 |
5.18—5.24 |
1 |
第三课 |
周 次 |
日期 |
课时数 |
教学内容 |
13 |
5.25—5.31 |
1 |
综合探究七 |
14 |
6.1—6.7 |
2 |
第一课 |
15 |
6.8—6.14 |
2 |
第二课 |
16 |
6.15—6.21 |
2 |
第三课 |
17 |
6.22—6.28 |
1 |
综合探究八 |
18 |
6.29—7.5 |
|
|
19 |
7.6—7.12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