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宫(俗称老皇宫)掠影(土耳其之行十五)

(2019-07-08 19:48:14)
标签:

托普卡比宫

帝国议事厅

神圣和平教堂

从棉花堡到伊斯坦布尔,行程500多公里,中途我们停下车来买瓜,吃瓜。看见摊主后院的芦花鸡,就像见到祖国亲人似的,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原来这世界上的芦花鸡长得都一样啊!



芦花鸡抢吃瓜的子。

看见很熟悉的拖拉机,儿子情不自禁爬上去,坐在驾驶员的座位上,很帅气。



儿子开车7小时,晚上8点到达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的DJEM酒店。DJEM酒店的地理位置极佳,周围有很多旅游打卡地,如蓝色清真寺,索菲亚大教堂,地宫等等。


伊斯坦布尔作为古代三大帝国(古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保留了辉煌的历史遗产,其中包括博物馆,宫殿,教堂,清真寺等等,还有一些独特的自然景观。所以媳妇计划在伊斯坦布尔逗留五天。


2月11号上午我们步行去参观托普卡比宫,又称老皇宫。从征服者默罕默德在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起到19世纪,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历任苏丹都居住在这里接受拜见,治理国事。



托普卡比宫的大门,没有想象中的华丽。

门匾古兰经教义,写着:“阿拉是唯一的真主,穆罕默德是阿拉的先知。”门两旁是苏丹穆罕默德。



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神圣和平教堂,这所教堂与我已知的教堂模样完全不同,没有这高高的尖顶,听媳妇说,这是一所具有拜占庭风格的教堂。


够保留这样一所拜占庭式的教堂,非常不容易,因此即便里面空空如也,门票也要30里拉(好在我们使用的是全国联票)。

没有照明设备,高高的窗户透进来幽幽微光,几分神秘,几分恐怖,瞬间感觉汗毛都竖起来了。



托普卡比宫是奥斯曼帝国15世纪到19世纪的皇宫,它经过火灾和地震留存至今,也实属不易。现在它已经成为了对外开放的博物馆,博物馆里的宫殿,壁画,珠宝,书稿等等向前来参观的人们生动讲述奥斯曼皇族那个年代的历史,同时展示他们工作、生活情景,虽然它不及海对岸新皇宫的富丽,但厚重的底蕴让人流连。

第一庭院的祷告室。



帝国议事厅的走廊。


这是挂在帝国议事厅墙上的画,苏丹以及太后在上方小窗户背后监听大臣们议事,仔细看小窗户中间还有个人影,看来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早有先行者。

苏丹及太后可透过金框窗户跟进会议,而不用受到注视。当苏丹敲击窗框,或拉起红帷时,会议便暂停,苏丹遂传召维奇尔们逐一进入觐见大殿听取意见。


中庭住着苏丹的嫔妃,侍女300,但苏丹只能有4位合法的妻子,宫里的女人都想爬到皇后的位置上生儿子,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儿子成为新苏丹,自己成为皇太后,皇太后有权干政,而皇后则无权干政。这样的宫制体系,后宫争斗异常的残烈。据说历史上曾发生过,老苏丹去世,封锁消息,只告诉自己的儿子,然后把苏丹其他的儿子都杀死,自己的儿子成了苏丹,于是自己便顺理成章当上了皇太后,掌管半壁江山。

中庭下面的一间间的小房子就是用于囚禁不听话的儿子和兄弟的地方。


苏丹皇太后在这里向代她掌管田庄的黑人宦官下达指令以及直接向宰相下达政治上的指令,所以这里可以说是苏丹帝国一半的权力中心所在地。



皇太后的浴室。



厕所。



浴室旁边有宦官服侍泡茶倒水。



这里的通铺是黑人宦官居住的地方,这些宦官都是从北非来的。


这是低等嫔妃的住所。


穆拉德三世私人宫殿,它建于奥斯曼时期,出自最著名的设计师西南之手。




镀金棚顶的休息室是后加盖的,苏丹可以在这里休息,也可会见外国政要。


金光灿灿豪华的穹顶。


壁龛里的三层的大理石喷泉制造出的水声,以此确保苏丹与他人的谈话不被偷听。


皇室宫殿的另一角。


托普卡匹皇宫里面连接不同房间的多是狭窄的回廊和楼梯,一个个建筑紧密相连,错综复杂。里里外外都用伊兹密瓷砖来装饰,花纹设计也多为几何图案或是经典的花朵饰图,非常漂亮。








正义之塔。

托普卡匹皇宫分四个庭院,还有珍宝馆,兵器馆,但这些馆大都不准拍照,而且只有半天时间,难免挂一漏万,本文只能说是托普卡匹皇宫掠影了。


托普卡比宫外围的城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