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格雷梅石穴群,观看苏菲舞(土耳其之行五)

(2019-04-12 16:30:14)
标签:

土耳其游记

苏菲舞

格雷梅地貌

仙人烟囱

https://ss2.meipian.me/users/12677027/dd7f54fafcc34fd8af7665671cdbed01.jpg-mobile

我们于2月1号下午到达卡帕多奇亚的格雷梅小镇,Sunset view,可以看到整个格雷梅露天博物馆,小村子以罗马城堡建筑群为中心,四周被天然的火山岩和仙人烟囱岩环抱,这是我第一眼看到的卡帕多奇亚格雷梅。





有人说格雷梅是地球上最象月球的地方,荒芜苍凉,死寂,怪石嶙峋,看见这种地貌,你是否想起星战里面的追逐战,不错,电影“星球大战”就是在此取景的。当我来到这里,寂廖的心情无以安慰,幸亏有老公,儿子,媳妇的陪伴,推开死寂,感受地球上的温暖。









在拜占廷帝国早期的宗教迫害和后来的阿拉伯人入侵时期,曾有上万名基督教徒躲藏在这里,他们在陡峭的山体上开凿石屋,建教堂,用智慧造就了这千沟万壑,气象万千的居住群,蔚为壮观。有些石穴在几乎垂直的半山腰,我们难以想象当时人们是怎样攀登上去开凿出这些石穴的。



匆匆停留片刻,我们急急忙忙驱车赶往格雷梅黄色驿站,去看晚六点开始的苏菲舞表演,途经大鸽房,这是一个巨大的被遗弃的教堂,依山而建,旁边还坐落着卡帕多西亚最古老的教堂之一施洗约翰教堂,我们到达的比较晚,教堂已经关闭。






晚上5:58,我们到达格雷梅的黄色驿站,观看一种宗教仪式-苏菲舞。


我们急急忙忙穿过拱形大门,来到了表演场地。观看的人并不是很多,大概有二、三十人,同胞面孔较多,我们落座后,表演就开始了。




表演大厅灯光十分幽暗,气氛神秘,人们屏气静看,首先出来三个穿着黑色长袍的人,手拿不同乐器,开始吟诵,浑厚的声音萦绕在大厅,我的灵魂好像从身体这个躯壳抽离出去,随着浑厚的吟诵和音乐声音上升,冲破屋顶飘荡在空中。



接着,一位长者带着三位舞者入场,他们依次相互敬礼后脱去黑色外袍,走几步,互相敬礼,巡回往复了两三圈,音乐明快起来,舞者开始不停的进行逆时针旋转,他们右手向上,意思是接天,左手手心向下半垂,意思是接地,舞者眼微闭,陶醉在旋转中。演出过程不准拍照,最后5分钟,观众可以拍照或者录像,舞者旋转之快,手机拍照应接不暇,比较模糊。
后来,我们到Konya(苏菲教派发祥地),参观梅乌拉那博物馆,才知道舞者的这身衣着打扮是有说法的,黑色的外袍象征着尘世间的万事万物,旋转前脱下黑衣,意味着摆脱俗世红尘,而白衣白裙则代表着他们敬爱的真主,头顶上的高帽则象征着死去埋葬的墓碑。

舞者先是把手臂并拢放在胸口处,这意味着放弃自我和现世生命,甘愿把毕生都虔诚的献给神;随后他们又双手举过头顶,表示接受真主的赐福及从他那里而来的能量;左手再向下半垂,表示将真主所赐的能量传给大地及大众,广播于世间。



苏菲舞起源自伊斯兰苏菲教派,这个追求苦行和冥想的神秘主义教派相信通过不停的旋转可以进入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从而达到在生前就可以与神沟通的目的。说到旋转舞,就不得不提到梅乌拉那 . 杰拉莱丁. 鲁米,鲁米创立了苏菲派的“莫拉维教派”即西方所熟知的“旋转的苦修”(Wirling Dervishes),据说鲁米连续旋转36个小时成道。



演出结束之后,我们在回酒店的路上,车里黑漆漆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谁都不言语,思想和情绪仍旧没有从苏菲舞的震撼中抽离出来,还沉浸在苏菲舞的旋转之中,这就是宗教的力量吗?


第二天天气晴好,但我们没有收到乘热气球的通知,只好去参观卡帕多奇亚露天博物馆。到了格雷梅不参观露天博物馆,就不会真正了解这一地区的石穴历史和文化,只有走进卡帕多奇亚的露天博物馆,才能近距离的观察石屋,石穴教堂,才能闻到避难基督徒曾经生活过的烟火气息,才能体会到他们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才能更加理解现在历史遗存中那些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两教同框的现象。





避难的基督徒,会在这里的石穴教堂做着怎样的祷告?就是在这些石屋里,他们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保存了自己,同时使基督教得以延续。




我们爬上爬下,寻找人类生活的痕迹。望着在半山腰的石屋,真不敢想象当时没有炸药,没有锐利的工具他们是怎样凿出一间一间房屋的,居住在几乎垂直山体上石屋里的人,又是怎样出出进进的。



被熏黑的洞穴墙壁是人类生活的痕迹,看见这些我们异常兴奋。


在这样的石屋中体会一下避难基督徒的心情,“我是这里的主人”,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由于团队里有人体力不支,非常遗憾,我们连最短的路线也没走到底,只是参观了一小部分。




第三天,天气十分晴朗,凌晨我们乘了热气球,吃过早饭来到了帕夏贝,这里有整个卡帕多西亚地区最美、最可爱的仙人烟囱,有的是蘑菇形状,有的是竹笋形状,还有的是钟乳石形状,这些玄武岩的仙人烟囱全是多头式、有的分成三截,有的分成两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特殊的地貌。





看见形状如公鸡的仙人烟囱,老公十分兴奋,本来不大愿意拍照的他,站在那里笑开了花,等待我们给他拍照。



这个石屋的墙壁非常平整。


试试看能不能上去,这个山坡还不算陡哦,结果还是失败了。


像不像山门呢?


格雷梅国家公园和卡帕多西亚石窟群,作为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198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神仙烟囱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