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老公的一次后悔所想到的

(2018-03-05 19:39:29)
标签:

杂谈

老辈小辈

 

http://s12/mw690/006e2hlMzy7iF8xxfzt1b&690


老公最后悔的一件事,是哪个星期日的晚上,没有陪爸爸在朱家角住一夜。

星期日,老公必去朱家角看望他的父亲,而老人家掰着手指头,从周一数到周六。每个周日,公公起得很早,洗漱完毕,就在老屋门口张望那条窄窄的小弄堂,期待儿子的身影从拐角处出现,儿子是老人家的暖心宝,小弄堂则是朱家角古镇特有的一道风景。几乎每个星期天,父子俩都是从早聊到晚,老公回到青浦,天都黑了。于是,我不解地问老公,你们都聊些什么?老公笑着回答,“聊些过去的事,爸爸记性很好,就连你第一次进家门的年月,甚至具体时间,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自从婆婆去世后,公公一个人住在老屋里。随着岁月的流逝,公公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虽然没有什么大病,就是没有力气,后来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平时除了护理人员外,姐姐妹妹轮流送饭,协助护理。

有一个星期天,老公去朱家角医院看望爸爸。天黑了,爸爸知道儿子要回青浦了,于是用乞求的口吻,有气无力叫着儿子的名字“CJ, 你今天陪我住一晚,好吗?”,老公心想,“明天第一节有课,恐怕来不及”,正犹豫着,没有立即回答,站在一旁的妹妹,似乎看出哥哥的心思,说道,“阿哥,你走吧,这里有我们呢”。公公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只是盯着儿子看了又看,喃喃自语“CJ,你走了,会后悔的”。当时老公并没完全理解他的话,只是认为爸爸要他多陪一会,那天老公到青浦镇比往常都要晚一些。

    第二天,第一节快下课的时候,教导处的人来敲教室门了,“J老师,你爸爸去世了”。我们赶到朱家角,和大姐和小妹一起料理了爸爸的后事。

没有送爸爸最后一程,成了老公永远的痛,也许陪爸爸住一晚,并不能
挽救他的生命,但至少送他人生最后一程,满足一位老人临终的愿望,且不说,孝顺不孝顺,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也应该陪爸爸最后一宿。
 
我们这一代人,还有兄弟姐妹,照料父母的担子还没有那么沉重,至少大家可以轮流照看啊,可是如今,独生子女的一代即将面临他们的父母一天天地老去,夫妻双方有四位老人,家中有未成年的孩子,工作忙担子重,很少有时间陪伴双方的老人。而中国老人,特别依赖儿女,离开儿女,心里就无招无落的。前些日子,电视荧屏播出的某中药广告中,一位多年腰腿疼并反复发作的老妇痛苦无奈地说“哎,连小孙子都
不让带了,真是活受罪啊”似乎只有带小孙子,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
 
由此,我想到,一方面,作为老人应该有自己兴趣爱好,要有自己的玩伴,自己的社交圈,自己活动的天地,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寄托于儿孙绕膝上,你快乐,你健康,儿女就放心,就能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安心过自己的日子,这是老人对儿女最好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作为儿女也要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正像那首歌唱的,“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多么温馨的画面!
 
看望父母的时间不在长短,回家的频率不在疏密,关键要与父母有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关注父母的喜怒哀乐。如果老人和子女在一起,或者同居在一个房檐下,却如同一节电池的正负两极,离得很近,心离得很远,永远走不到一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父母就在对面,儿女却在看手机,那场景是多么悲凉!
 
 
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很开心。爸爸摘菜,儿子相帮,妈妈切菜,儿子洗菜,我喜欢这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一次晚饭后,盘子里还剩两个
青蟹的大角,儿子说,“妈妈,你吃了吧,不要留到明天了”。我看了一眼,望角兴叹。儿子随即用钳子捏碎,用小刀把蟹肉剥离,放在小碗里,儿子把碗递过来,我接过碗大口地嚼着,又香又鲜,我从来没有一
口吃过这么多的蟹肉!儿子总是来去匆匆,但我感觉儿子一直和我们在一起。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句话出自毕淑敏先
生的小短文《孝心无价》。意思是说,父母健在,自己还有归处,可以回家看父母;而父母过世了,家就不存在了,只剩下归途。这句话提示
晚辈,趁父母在世,要常常回家看望父母,多多孝顺父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