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的色彩和温度

http://s9/mw690/006e2hlMzy788vw9brGb8&690
写博文读博文近十六个月。
2015年9月,在公安局的帮助下,我与失联四十多年的老同学取得了联系,接着加入了校群,班群。在群里看到XX坐在轮椅上十分诧异,在青葱岁月我们都是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成员,她文思敏捷,文笔出众,常常给我们写剧本,改写歌词,于是询问,答曰:“看我的博客‘轮椅十年’”为了阅读老同学的博文,2015年10月5日,我在新浪网开通了博客。
读了老同学的博文我深深被她的顽强毅力打动了,在那一刻,我感觉是我这个健全的人坐在轮椅上,更确切的说是我的灵魂坐在轮椅上,而她却奔跑在人生的征程上。
http://s12/mw690/006e2hlMzy788ECHe4j4b&690
就这样,写博文,读博文的日子开始了。持续了几个月,我发现我有点离不开博客了,是博客斑斓的色彩吸引我。
博客的色彩表现在博文的深度和广度上。说它深,是因为真实,是灵魂深处的东西,不像正规的出版物,要通过一层层的审查,作品问世,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已言不由衷了。没有真,就谈不上善和美。博主心里的真实想法随着键盘的敲击展现在读者面前。说它广,是因为博客上的博文几乎涉猎社会各个方面:时事政治,社会风气,历史记忆,游记;而且博文的体裁多样,有诗歌,小说,杂谈,散文,等等。
有足够深度和广度的博文再现了不同时期生活的色彩,写到六七十年代的大多是黑白色彩,色彩单调却不乏生动有趣,如同看纪实的黑白电影,字里行间彰显历史厚重。对此类博文,经过那个时代的人深有体验感,介入感,似乎在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反映现时生活的博文,往往色彩斑斓,人们享受春的暖风,夏的茂盛,秋的厚实,冬的暖阳。唯美的画面,流畅的语言,写游记,谈养生,品音乐,展书法,赏画作。C大调风格的博文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欢快明亮激昂成为博文的主旋律。
不同经历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不同职业的人,关注点不同,因此他们所写博文的内容不同,表现方式也不同。博客就这样如雨后的七彩虹,呈现在我们面前,清新、绚丽而显自然本色。
博客如强大的磁场,把四面八方,天南地北的朋友吸引到这里。的确博客不仅提供了一个发表的平台,还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你所写的博文,马上就有几人,几十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同时在线阅读,点评。这种交流反馈比任何其它形式,如新书发布会,读者作者见面会等等都来的更快,交流面更广,更直接。博友可能人在天涯,然而博文的点评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如老朋友面对面促膝而谈,感受彼此的情怀,似乎触摸到彼此跳动的脉搏。这种交流毫无功利色彩,更多是思辨,感悟,产生灵魂深处的共振,共痛和共鸣。人们更愿意关注那些与你交流多,有共同语言的人,(也可能他们写的博文很一般)更愿意了解他们,更愿意走进他们的生活。
敲击键盘,注视屏幕,这种人机的对话不是冷冰冰的,是有温度的,温度来自另一个生命的回应。记得我在博文中提到,我家先生摔坏了第十二胸椎,网名叫“马范桥人”的询问:“怎么就摔伤了?看来情况还好,以后可要小心了”关切之情温暖我的心。另一位网名叫晓旭XJG的,
他的点评总是叫人心生美好,"醉人的酒是问候,无边的海是祝福,美丽珍藏是记忆,真挚情感是友谊,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间最美是友情,脸上最美是笑容,心中最美是朋友"。还有网名叫"雪儿"的,她的文字总是那么清新脱俗,她的点评总是深情:"爱到深处不言爱,情到深处不言情,执子之手与子皆老,才是爱情的童话"。
这里特别要感谢“清流一叶”,她是我的校友,是在她的不断鼓励和真诚地帮助下,才有今天的“半朵幽兰”。
博文的温度不是炽烈的,更不是零下几度,而是人体的温度,不知不觉接受博客的温度,因为它是宜人的;不知不觉吸收博客的力量,因为它是博大的。
http://s16/mw690/006e2hlMzy788vzYgRVbf&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