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日财经解读: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更加富有

标签:
股票 |
分类: A股 |
从2016年春节后的2月15日开市算起,不知不觉至今已经五个月了。
股市总是以一种上蹿下跳的姿态进行螺旋状上升,回过头来看:教训深刻,感触颇多。
五个月以来,市场几乎没有出现什么普涨形态,个股的分化上也是越来越明显,呈现一种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这让我想起了“马太效应”。
http://s8/mw690/006e1Uzhzy734yvHMfZ77&690
1、什么是“马太效应”呢?
《圣经-马太福音》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一个富翁给他的三个仆人每人1锭金子做生意。一年后,他召回三个仆人,想知道他们各自赚了多少。其中,第一个人赚了10锭,第二个人赚了5锭,最后一个人用手帕包了那锭金子,拿了一年没赚一个子儿。这位富翁于是命令后者把那锭金子交给赚得最多者。这种“劫贫济富”的现象,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马太效应。
《马太福音》中还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更加富有;凡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就是马太效应的真正含义。上世纪60年代,知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首次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可以说马太效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论是在生物演化、个人发展等领域,还是在国家、企业间的竞争中,马太效应都普遍存在着。
2、马太效应在股市中的表现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愈弱。
在每一轮普涨行情背后,个股都会出现极端的两极分化现象,其中在这一阶段所涌现出来的强势股势必始终恒强,尤其是当强势股股价冲到云端后,投资者越是不敢介入,越是认为涨得太多,该强势股越是能继续上涨。
从筹码角度上来理解就是当一个股票上涨后散户越涨越怕,越涨越抛,而且不敢轻易入场,导致该筹码越来越集中,拉升越来越快,上涨不断加速,最后涨到你瞠目结舌的地步。
如5月12日以来本轮反弹行情中的强势股000911南宁糖业,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涨幅接近60%。
而弱势股却常常呈现弱者愈弱,破罐子破摔的格局。这样的个股案例很多很普遍。之前很多投资者买过类似个股,都是赚得几个点就跑了。越是认为弱势股调整到位了要补涨了,但弱市股越总是没有像样的表现,如002018华信国际等股票,股价低但表现却远远落后于大盘,技术形态也很好,总认为会补涨,但始终没有很好的表现,介入后浪费了时间,也在等待中失去了很多机会,得不偿失。
这就是典型的并且普遍存在的散户恐惧心理造成的,可能就是散户投资者普遍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筹码学上来理解就是投资者对于强势股的上涨感到畏惧,总认为股价低的弱势股也能补涨获得稳健收益,于是导致散户大量聚集其中,散户越来越多,持仓越来越低,筹码越来越分散,股市上从来就是“多一个人多一条心”,所以上涨反而越来越吃力,大家都认为股价已经跌到很低,已经到了底部,股价应该会补涨。可最终的结果就是弱者愈弱,股市行情好的情况下,涨跌几分一毛钱的走几天,它只不过是跟随大盘被动的上涨直到主升浪行情的结束。
一直以来对股市“马太效应”缺乏足够的理解,也没有很认真的在意过。不能清楚地鉴别个股的优劣,常常天真的幻想:今天这只股票涨了,明天一定会轮到另一只股票涨;或者看到龙头股上涨了,就简单的认为与它同一板块的个股都会跟风上涨,可事实总是事与愿违。涨得多涨幅大的个股往往还能继续上涨,而不涨的股票仍然徘徊不前。个股是否能联动上涨,取决于板块容量的大小、板块热点的持续、题材的想象空间等等。
3、实际上板块轮动,涨的多还是龙头股,强者恒强。
针对股市中的马太效应现象,包括笔者在内都要反思自己曾经犯下的散乱的操作策略,必须重新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选股要选热点板块,且必须选准强势的股票,不必追涨,必须戒除手痒的毛病。专一而又耐心的观察,等待强势股在回调或者横盘时适当介入,没有任何一只股票是一口气涨上去的,只要想低吸市场都是给机会的。
而弱势股无论它的技术形态多么完美,没有资金的关注,成不了强势股,它始终只能跟随大盘被动上涨,一旦大盘下跌它往往是对下跌反应最快的哪一只票。
回头分析了股市的规律,就会发现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自从股市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顺势而为是取得投资成功的基本法则,不仅要顺应市场整体的趋势,还要顺应个股和板块的强弱趋势,必须克服普遍的大众恐惧心理。只有顺应股市中的“马太效应”,踏准市场前进的节奏,才能取得理想的收益。否则,真的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永远跳不出一赚二平七亏的散户投资者的命数。
既然选择了这一条路,无论多艰难险阻,必须一路认真的走到黑。不然还能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