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这篇文章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感情。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举出表现猫特点的具体事例,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中,依据课文的特点以及班级学生的学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一、通过朗读感悟法、对比教学法、创设情境法,引导学生体会老舍笔下的猫性格古怪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二、通过以读促悟法、点拨法以及读写结合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舍先生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通过想象联想法、情境教学法,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以及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体会老舍先生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猫的喜爱之情。难点是引导学生学习老舍先生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写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标并突破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用游戏导入,利用白板的聚光灯功能,让学生观察白鹅和猫的一部分,进而猜出白鹅和猫。既复习之前所学又引出了本课的主题——猫。游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白板的聚光灯功能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的局部来猜出整体,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第二环节研读猫的古怪,在这一环节我通过朗读感悟法、对比教学法、创设情境法,引导学生感受老舍笔下的猫既老实又贪玩,贪玩又尽职的古怪的性格特点。本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过程中我注重通关白板直接批注的功能,充分调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第三环节扶放结合,让学生们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自主学习二、三自然段。在这一环节中,我注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减少指导和讲解,重在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读写结合。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是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再次强调运用具体事例来写事物特点的写作手法,然后引导学生从上节课讲过的第四自然段中发现突出小猫淘气的几个具体事例,进而再次加深学生对这一写作方法的认识。最后落脚在练笔上,让学生们进行小练笔,水到渠成。第五个环节是布置作业,通过把小练笔读给父母听这一作业的设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虽然在教学之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不够准确,在第一环节研读古怪环节耗时较多,导致后面的环节时间有些紧张,尤其在最后的练笔时没能给学生更充足的时间。其次,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应该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有些单一。第三,对于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以及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这一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欠佳。第四,教师的语言不够简洁,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努力做到简洁凝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