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南北经济差距成因分析

(2021-01-06 08:42:42)
标签:

365

分类: 资源共享

造成中国南北经济差距原因有历史原因、地理环境近代历史、新中国初期的经济战略最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等。

1、历史原因

现在讨论经济问题说的“南方”是指珠三角和长三角,把云南、贵州、广西和江西给排除出去了。其实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千年发展的结果。

在唐宋之前,南方自然环境差,山地多平原少,江河湖泊纵横,水患也多;那时候工具落后,没法通过水利工程把南方潜在土地开垦或改善出来。

安史之乱后,大批北方流民跑到南方,带来劳动力和技术,南方经济快速发展。到了唐朝中后期,南方成为朝廷主要税收来源了。

到了宋朝,水利工程改善种地环境,每条堤坝筑起,就会产生千亩良田。南宋基建农田丝绸、陶瓷贸易大有发展,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移。元朝统一中国后,就开始从南方往北方运粮了。

中国南北经济差距成因分析

此时北方饱受战争蹂躏。比如陕西,从唐朝开始就兵祸不断,跟吐蕃西夏金、蒙古战争连年。加之,北方水资源短缺,以秦岭为界,南北降水量差别非常大北京,在元朝就是首都,水源一直不足。到了明朝,南方经济强、北方军事强的格局已经完全定了下来,当时就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其实这句话本来是针对南宋时期的,南宋地盘小,苏湖丰收,南宋就够吃了;不但够吃,还可以卖给现在东盟那一带。到了明朝,这句话又有了新的意义,因为明朝的“天下”比南宋大了好几倍,苏州那一带的粮食产出还通过大运河漕运到北方,开始支持整个中国。

此外南方依托出海口大量外贸,比如茶叶、丝绸、瓷器换回白银,中国境内货币太多,出现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和现在搞外贸赚美元以至于自己通货膨胀多么的相似。

多说一句,国内经常说的一句话,央行在过去三十年多印了几十倍的货币,其实这个说法不严谨。大部分都是因为中国企业跟美国做买卖,赚来美元,这些美元在中国境内换成人民币在境内流通;贸易规模越大,中国境内的人民币就越多,这就叫“输入型通货膨胀”。

明朝江南跟荷兰人、葡萄牙人的外贸大获其利,还“改稻为桑”

满清入关中国的经济形势依旧是严重南倾。清朝九个封疆大吏总督,其中权力最大的当然是直隶总督,统辖北京这一带;最富的却是两江总督,也就是现在的江苏、上海、安徽和江西,江苏、上海、安徽那一带当时叫“江南省”。

清末上海开埠五口通商,江浙是中国最富有的地方。

2、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是计划经济,北方资源多,中国的煤钢复合体又在东北,持续很多年,北方经济要重于南方。南北经济一反千年常态,出现短暂的“反转”。

随后改革开放到了2000年,中国开始加入世贸,彻底开始“外贸导向”,2000年后让中国搞代工,欧美刻意控制高科技输出,主要让中国接手轻工业相关领域。而南方,迅速承接了这部分加工业务。

为啥南方承接呢,而不是北方?

首先当时最先开放的几个城市都在南方。而且回大陆投资的那些人,都是早期从两广和福建跑出去的,他们回来投资肯定是在南方。

最关键的是,北方没有适合的港口。

其实在制造业中,港口本身不是关键,毕竟港口往往是个门户,一般原料运到港口,再从港口转运到生产型城市,如果港口到其他城市的路特别难走,那这些原料就运不过去,到时候成品运不出来,那港口可能就是个摆设,或者可以用作军港或者加油站,不能用作大型枢纽。

而南方港口,内河发达,最发达长三角水网纵横?可以低成本地跟其他内陆城市连起来。

中国南北经济差距成因分析真正能通航大船的,主要集中在长江及其支流上,还有几条运河;而上海,它的延伸是长江运输能力最强的一段。而北方几个港口几乎没有内河连接,作用发挥不出来。

南北差异还有个原因是,北方冬天太冷,如果单纯搞生产,北方冬天继续开工,产品成本就更贵了。

这些年,南方开始进入了一种正反馈状态,订单多,工厂多,赚的钱多。中西部大量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前往南方,东北也成了净流出省份,这种人口红利和资本红利进一步加强了南方的优势

美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两大洋的海岸线和五大湖,最富有的州也都在海岸线上;内陆的州看着土地大,但人口不多,也比较穷。

问题关键在于“水”资源。

中国三个大经济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都有大港口,只是上海的内河多,广州次之,北京这边最少。从这个意义上讲,南北差距也可以理解为东西差距。这也是为啥我国疯狂上基建,因为基建尽管无法把陆运降低到水运成本那么低,不过也确实能降到使商品经济能转起来。运输成本可以理解成摩擦力,基建就是降低摩擦力。

中国南北经济差距成因分析
    总结:南方会持续走强持续外溢,一部分外溢到东南亚,一部分外溢到我国东南和中部省份了。今后的城市越来越大,可能会出现“一省一城”或者“一省三城”,高铁的出现会进一步加剧这种集中。中国南北经济差距成因分析

中国南北经济差距成因分析


中国南北经济差距成因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