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019-11-20 08:24:29)
标签:
教育 |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现在的小学生的特点是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与学校中已习惯于接受大人和教师的安排与照顾,自我保护和防范意外事故的意识普遍薄弱。所以从小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进行自我保护的策略和方法教育和指导,使得他们远离危险,或在危险面前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技巧,使学生万一遇到这类事件时能够从容应对,减少或者避免对人身的伤害。这是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职责。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呢?
首先,从家庭教育开始、从父母的教育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从蒙学开始,教育孩子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和情形应该怎么看,怎么分析、怎么思考、怎么处置。这种教育最好以绘本形式与孩子学习、共享,切忌空洞的抽象的说教,从而从小树立起自我保护的意识。
其次,学校的教育是关键。为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教师要从防溺水、防火、防绑架拐骗、交通、疾病、食品安全等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安全问题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醒学生时刻注意安全第一,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高度重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如在防火方面,教师可以结合班会,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认识火灾的危害和面对突发火灾应该怎么办,掌握类如遇到浓烟低俯,以湿毛巾掩鼻等火场逃生知识。再如培养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教师要讲清过马路时,先要看左再看右,确定安全再通行。象这样通过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安全”二字真正扎根在每一个学生心中。
最后,是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氛围。社会要通过主题安全教育日等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橱窗、公共显示屏等,进行广泛的小学生安全保护意识、能力的宣传,通过举办安全保护方面的征文、知识竞赛等形式和方式,动员广大小学生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