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讲义】如何把三应诗写好

标签:
肥城市诗词学会教育文化杂谈 |
分类: 课堂讲义 |
【课堂讲义】
如何把三应诗写好
王培海
云帆诗友会学习资料:
“三应诗”即应景、应酬、应制之诗作,这类诗一向是诗词界讨伐的对象。“应景”“应酬”不难理解。应景就是遇事急就的点缀敷衍之章;应酬多指诗友间的相互唱和之作。“应制”古代特指应皇帝之命所作的诗词,其内容多是宴赏游乐、歌颂升平之作。在帝制早已废除的今天,应制诗指的是那些紧跟形势的“命题作文”。侯孝琼先生在《也谈“应酬诗”》一文中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地反对”。丁芒先生在《“三应”诗也能写好》一文中指出:我一向反对三应诗,认为这类诗不易写好。后来发现,以诗赠答是我国文人墨客社会交往的一种传统方式。十多年来,自己也碰到各种各样不得不写诗的场合,大至慰问、救灾、捐献、展览、开幕、题署,小至登临楼堂馆所、个人红白喜事,加之现在社会风气越来越趋文崇雅,你是诗人,实逼处此,无法回避,只好来个'秀才人情纸半张’,从实践中我体悟到,必须修正概念,应该反对的是'三应诗'创作中的'三化'诗风,即概念化、庸俗化、熟套化,而不是'三应'题材本身。
只要有诗意,'三应'题材一样能写好。有鉴如此,我们试图不定期地推出一些比较优秀的“三应诗”,供大家鉴赏。
我们作为初学者,作为练笔,特别配合宣传,传播正能量方面,经常用得到的。我们学会除了每月一次的【古今流觞】栏目,步和古代先贤诗作,平时也经常在群里倡导步和老师们的诗作。这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从【云帆头条】,当代三应诗·星汉卷中选录两首星汉老师的两首律诗,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
谷雨节海棠雅集
我自天山驾白云,恭王府里拜花神。
已催青鸟探芳信,再洒红霞点绛唇。
无太真肥何惧夏,有坡仙爽不争春。
镜头搜取风光遍,留与穹庐牧马人。
注:探芳信、点绛唇,亦词牌名。
这首诗,字里行间浸透着海棠的神韵,及作者对海棠的至爱。无太真的肥,多的是坡仙的率性,‘搜’、‘遍’两字特别传神。专注,独钟之情溢于言表。结句,意境高妙。妙在给牧马人,高在超脱自我。大有仙风道骨之韵,更有超乎庄周梦蝶之境。
下天山,拜花神,先探后至,而叹,再怜。起承转合,各具章法。平实自然,妙趣横生,诗意盎然:“一片春心付海棠”。通篇没有雕饰的痕迹。注重诗意的自然流淌。选材,要把握一个小字,抒情,要突出一个新字。
恭王府,这个特殊的地标运用得出神入化。恭王府里有海棠,有海棠诗社,点睛之笔,令人叫绝。
2020年元旦作
扑窗飞雪我安然,音信都由微信传。
已把闲愁留昨夜,任凭诗债入新年。
从来得失随风灭,何处江山不月圆。
后果前因能自料,无须喋喋问苍天。
星汉老师的这首律诗,成功得避免了三应诗的概念化、庸俗化、熟套化。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星汉老师说过,不要把诗写成叙事诗,要在抒情上下功夫。注重诗情的自然流淌。
从一个特定的时间,如“元旦”,特定的事物,如“胡天八月即飞雪“。写出诗人对待事物顺其自然的情趣,对待生活自我安定的哲理。我笔写我口,满满的诗意,清新自然。特别是颔联和颈联,超凡脱俗。特别是从著名诗人的视角,写出了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在读到的星汉老师的律诗中,《海棠》一首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近期我们学会推出的【古今流觞】中,我步和杨宝彝《海棠》的作品,就有星汉老师海棠的影子。当然还不得要领。写得不好,不是受到步韵的限制的原因,是功夫不到家。
七律•海棠
王培海
海棠容色胜红春,时暮生霞妆丽人。
竹映光荣融桂月,烟流玉艳洗风尘。
澄鲜独就千金范,娇媚完胜十客身。
怜尔清颜若西子,不曾夺席守明真。
2023.4.24
作业《海棠》已经写了。写这一首《立夏》可步和可依韵星汉老师的《2020年元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