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讲义】大雁的意象
(2023-03-19 18:18:50)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课堂讲义 |
大雁的意象
汪培勇
大雁是古诗词常见到的物象,围绕着大雁这个物象,有许多耳熟能详的佳作。今天我们就归纳一下大雁这个物象所能引申出来的意象。
一、雁的基本形象:
雁,候鸟,秋天从北往南飞,称为“北雁”,春天从南往北飞,称为“南雁”。
鱼玄机(唐)《闺怨》: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宋之问(唐)《题大庾岭北驿》: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阳月是农历十月)
因为大雁在北方产卵育儿,所以一般把北方视为大雁的老家,称南飞雁为“征雁”,称北飞雁为“归雁”。
王湾(唐)《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张耒(宋)《落日》:南飞有征雁,羡尔羽毛轻。
李峤(唐)(qiáo)《雁》:春晖满朔方,归雁发衡阳。
李商隐(唐)《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王十朋(宋)《太学寄梦龄昌龄弟》:行飞直待秋风便,好作排空雁字看。
群雁在辽阔天空飞行,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非常美丽。我们称之为“雁字”。
李清照(宋)《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白居易(唐)诗: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二、大雁的人文意象
意象:人们把对客观事物(物象)寄予的情感寄托称之为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尽管对诗歌中的意象不应做机械理解,但的确有些意象经过人们的反复使用,逐渐形成了一种普遍认同的具有某种含意的文化符号。比如冰雪、月亮、柳、长亭、关山、梧桐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物象在诗词中都具有特定的含义,能寄托我们特定的感情。
雁在中国人心目中就具有很高尚的情感寄托。
李时珍(明)在《本草纲目》中评价大雁:“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尊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zng zhuó),其智也。”
雁的这些意象,也是我们作诗填词抒发感情的切入点。
1、指书信
人们常常把“雁字”与“鱼书”代指书信。
向滈(hào)(宋)《青玉案》:红笺不寄相思句,人在潇湘雁回处。”
范成大(宋)《水调歌头》: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李师中(宋)《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孙应时(宋)《送司马尊古赴平江户掾(yuàn)》:西来多雁字,数寄一行书。
周弼(宋)《收家信》:可怜一纸平安信,不及衡阳雁字多。
书信是人与人之间联系、交往的重要工具,寄托着人们的感情,如亲情、友情、爱情、乡情,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
2、悲秋
杜甫(唐)《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袁去华(宋)《水龙吟》:“新雁声中,夕阳影里,千崖秋气。”
李清照(宋)《声声慢·寻寻觅觅》: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叶小鸾(明)《别蕙绸姊 其二》:枝头馀叶堕声干,天外凄凄雁字寒。
3、丰收之秋
吴龙翰(宋)《感兴 其二》:霜重稻粱熟,天清雁字高。
4、生机之春
陶益(明)《寄答大郡博雷曹山先生兼令侄礼部润溪先生》:岭海鱼书渺,湖天雁字长。春风回首处,梅柳又苍苍。
5、爱情和忠贞
雁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典范。大雁寓意着男女双方信守不渝。大雁有情义,有信誉,雌雁雄雁相配,向来是从一而终。不论是雌雁死或是雄雁亡,剩下落单的一只孤雁,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若有一方遇难,另一方必舍命保护。
元好问(金)
《雁丘词》序: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佚(yì)名(唐)《沈询》:莫打南来雁,从他向北飞。打时双打取,莫遣两分离。
6、乡愁及抒发羁旅之感
王湾(唐)《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温庭筠(唐)《商山早行》: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方孟式(明)《病中思归》:梦里乡音近,天边雁字迟。
薛道衡(隋)《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张耒(宋)《风流子》: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赵师侠(宋)《卜算子》:目断平芜无际愁,数尽征鸿点。
7、情思。
因为雁有书信的意象,还象征爱情,所以经常被人用来表达情思。
温庭筠(唐)《瑶瑟怨》: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吴与弼(明)《写诗后又题》:新诗写就即封题,只候河边雁字飞。
赵闻礼(宋)《鱼游春水》:过尽征鸿知几许,不寄萧娘书一纸。
8、吉祥
大雁象征着吉祥,古时候有用大雁为礼物的惯例。古代规定向女方家提亲的时候要送大雁。
9、守信。
大雁春回秋去,循季节而行,非常准时,所以可以表达守信的意思。
欧大任(明)《登粤王台》:呼鸾道上粤王台,粤王如今安在哉。惟有太行秋雁字,一年一度一飞来。
三、咏物诗词常用技法或手段
1、精准刻画。2、比兴寄托,托物伸意。3、形神兼备。4、物情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