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讲义】感恩缅怀先人传承孝道文化
(2022-10-22 07:57:58)
标签:
肥城市诗词学会文化学习 |
分类: 课堂讲义 |
【课堂讲义】
感恩缅怀先人 传承孝道文化
王培海
过几天就到十月一了。十月一,是我们当地祭祀先人的重大的传统节日。十月一,也叫寒衣节。寒衣节的历史传说,有四五个。最著名的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孟姜女和万喜良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累死在工地上,并被埋在城墙之内。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长城800里(一说40里)。她最终用咬破手指“点血入骨"的方式找到了丈夫尸骨,并用送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寒衣节”。
寒衣节历史悠久,传说始于秦朝,也有传说最早形成于周国的腊祭日,直到宋代、才有记载。寒衣节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南方比较少听闻。寒衣节最早的习俗就是为已故亲人准备纸质鞋帽衣物,然后烧给他们。如今提倡文明祭祀,这个习俗在很多地方已经没有了。
祭祀先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每年除了除夕、冬至等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需要祭祖之外,还有专门祭祖的节日,比如说三月的清明、七月半中元节、十月一的寒衣节等等,这些都是专门祭祀先人的节日,都是为了传承历史,宣扬孝道,感恩祖宗开枝散叶的恩德。
因各地的风俗不同,所以祭祀祖先的形式和规矩也大多都不甚相同。有的上坟祭祀叩头,有的则需要到祠堂祭祀供奉,有的还要在家里供奉牌位等等。不仅祭祀的形式不同,就连祭祀的时间也各有说法。就拿寒衣节来说,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也就造成了有不同的祭祀时间。有的地方三天,王庄镇十天。初一到初十哪天都可以上坟。
有这样的一首小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这首小诗,说的便是民间寒衣节上坟祭祀的场景。是凌晨送寒衣。
寒衣节到来之际,也正是孟冬时节降临之时,人们“九月授衣”,在为自己添加衣物的时候,也会想到逝去的先人祖宗。所以人们到十月一,便会用纸张裁剪成衣物状,再通过粘连,做成“冥衣”,然后烧给祖宗先人,以供先人御寒之用。
现在,只有在逝者托梦的情况下,才有这项祭祀,大多数选择烧纸送纸钱,让过世的人自己选中意的。
大多数人重视正节,选择十月一当天上坟。
如遇岳家,兄弟姐妹多的,在不误各自的事情外,排时间表,尽量赶在前三天,也可后推时间。
还有风俗就是,先安排逝世三年内的逝者的祭祀。
逝者不满三年的上坟时间是中午12点前,三年以后的安排在12点以后。有些地方,则会在十月一寒衣的黄昏,上坟祭祀。
寒衣节,给祖宗先人送寒衣。在有些地方,只需在门外巷子中、路口,便可以给老祖宗烧纸,送寒衣。由于不在坟头上祭祀,所以人们也害怕祖宗先收不到自己寄出去的寒衣,于是还会在寒衣、五色纸之上写上姓名、称呼,以及寄寒衣人的姓名、辈分,以此来保证老祖宗在另一个世界能够收到寒衣!
用个信封就可以。
信封正面最上一行。左起顶格,写:
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某某镇某某村
中间一行左起空三字,写:比如
显考姓讳某某收
逝者父母,岳父母,祖父母都没有在世的,用“显”;有一个以上的就用“先”。“讳”,往上提半字格写。
下面一行左起空五个字格,写:比如
子某某奉(不能写姓)
注意!
在外地居住,没有条件的回老家上坟的,无论是送寒衣,还是烧纸,都这样写,写好的信封放到寒衣上。烧纸的,放纸上,纸上再放三根香。
逝者已逝三年以后的,上坟一般不用上供品。
还有,就是无论烧纸,还是送寒衣,凡是不在坟头前的,一定超着坟墓的大致方向,选一块平稳地面,在地上划一个留门的圆圈,圈内打上十字,门口划出八字型的门,然后把纸放到十字上面烧。烧纸不能乱翻,还要小声喊着逝者的称呼,让他们收起钱来。为确保逝者收到你的纸钱,也可以在圈外给野鬼烧几张纸,这样,他们就不抢烧给祖先的纸钱了。
有坟头的,清明要培三锨土,怕夏天坟墓漏水。十月一培三锨土,是防冬天漏风。顺便把坟墓上的草,除掉。明眼人一看,这个墓主有后人。不然,就是荒坟,荒坟是没人管的。就好说不好听了。
有家族坟地的,爷爷奶奶,父母的坟前,一定要烧纸,其它的坟头压一张纸就行了。添坟,也必须给爷爷奶奶的坟头培土三锨。除草就不分近远了。
公墓,不允许烧纸的可献菊花一束。
在家里祭祀,一般在中午12点,摆上照片,或者折子,牌位,摆上五碗供和馒头,或者三样水果,放三双筷子,三个酒杯,斟满酒,,敬一炉香。焚香三根,磕头化纸。嘱咐先人注意防寒御冷,汇报粮食丰收,家庭平安,孩子考上大学等,这叫家祭。陆游“家祭无忘吿乃翁”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不懂的任何礼仪,不论儿女,没条件烧香化纸的,一定要抽空超着坟墓的方向,深情望一会儿,倾诉此时无法坟前尽孝的原因,祈求逝者原谅。默哀。喊着逝者称呼请求他们保佑儿孙平安无事,家道荣昌。什么不说,心里默念也行。这在祭祀上这叫作望空祭祀。文学作品中简称望空。
无论寒衣节的民俗如何变化,十月初一祭祀送寒衣的风俗有多少讲究和规矩,其最核心的内容便是孝道,节日到了,一定有所表示,一定要有仪式感,一定要虔诚严肃,对老祖宗、对先人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以便企求逝者保佑子孙昌盛,四季平安。节日到了,家里的长者,有责任把这个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发扬光大,辈辈传承下去。这不仅是家庭个人的事情,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事情。教育后人牢记历史,不忘前贤。一定要虔诚感恩缅怀先人,更好传承孝道文化。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