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阳思故人】董贻胜老师

(2022-10-17 10:35:26)
标签:

文化

肥城市诗词学会

重阳思故人

董贻胜老师

杨衍忠

 

七律·重阳思故人

桃源笠叟

 

重九布山邀聚时,满斟寿酒菊花卮。

归途羡赞王前辈,回首叹嗟董老师。

作业头宵尚能写,挽联翌日不相知。

创乡未竟君先去,放鹤天涯难觅之。

2022.10.12

 

上面这首诗是我为怀念董贻胜老师而写的,里面提到的王前辈是“布山别墅”的王庆吉老师。

董贻胜老师,生于1944年2月,肥城市边院镇东向东村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肥城市优秀诗人。董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2日不幸去世,享年79岁。董老师一生,扎扎实实工作,诚诚恳恳做人,勤奋热心,谦逊可敬,堪为世之楷模。董贻胜老师是肥城市诗词学会成立以来,我们失去的第一位会员。惊闻噩耗,学会上下悲痛万分。发丧那天,我和部分班子成员及会员代表12人前往东向村吊唁,送董老师最后一程。而后全体会员自发以诗、联等形式表示哀悼,献给尊敬的董贻胜老师,希望董老师一路走好!

我与董老师认识是在学会诗词课堂第一堂课上,那天到场人不多,总共就13个人,年纪大的就王庆吉和董贻胜老师,所以印象非常深刻。那时董老师还不知平仄,因为他没学过拼音,掌握格律的难度可想而知,当时我还担心董老师可能难以坚持下去,但没想到他老人家不耻下问,孜孜以求,凭着对诗词的热爱和自己坚强的毅力,硬是挺了过来。由开始的顺口溜,到古风老干体,到标准格律诗词,董老师踏踏实实一路走来,终于成为熟手,更成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起初,董老师坚持参加学会每一堂课,参加学会每一次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学会各项工作。后来,因为其老伴需要照顾,他不能现场参加学习和活动,但他仍坚持完成学会布置的作业,直到他去世头一天,还完成并提交了学会的“端午节”作业:

 

七绝·壬寅端午有感(通韵)

董贻胜

 

端午节俗五彩呈,离骚一曲满怀情。

神州抗疫人为上,检测核酸高筑城。

2022.6.1

 

请看董老师作业时间落款——2022.6.1,而他6月2日就去世了,这是董老师完成的最后一次作业,也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首诗。

我见董老师最后一面是在我的家中。那天他老人家骑着电动三轮车专程来我家,说是想我了来看看我,还给我拿来两瓶酒。我诚惶诚恐,怎么能让一位老人来看我呢,还带着东西。那天我们爷俩聊了不少,从学会发展到诗词事业,当然也聊到了个人及家庭。我专门问了他自哪个部门退休,待遇状况如何,得知他当初原本是边院镇机关干部,在工办副主任任上,在一重要时刻受组织委派接任边院镇某企业厂长兼党支部书记,直到退休,在不知不觉间失去了体制内身份,拿的是企业退休人员工资。我为他感到不平,说他应该找找这事,他说找过,上级说不好办。他坦然的说算了,已经很不错了,自己知足。请大家回头看看,董老师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他的作品有表示过怨愤吗,他的作品永远都是感恩党和政府,感恩社会,积极、热情、向上,充满正能量。

董老师称赞我创建诗词学会是对肥城一大历史性贡献,称赞学会这班人上上下下都是即有文才又有爱心乐于奉献,都是好样的,鼓励要求我一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并表示其自己一定为创乡尽绵薄之力。

多么可爱可敬的老人!

临走,我把老人家送出家门,想让他带上我回敬给他的两瓶酒,但他着急了,说啥也不同意,我几经争取给他塞车上,他坚决不同意,我当时只好作罢。本打算过些日子回看他老人家一次补上,但没想到他老人家没给我机会,想来真是遗憾!没想到这次在我家门外的告别,竟成了我和董老师的诀别。

我一定记住董老师的嘱托,扎扎实实、任劳任怨,团结带领学会同仁,完成创乡工作,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不辜负董老师对我的期望。

 

七绝·怀董老师

杨衍忠

 

叶落香残冷冷烟,北阁犹思天地缘。

故人置酒寒衣奉,我把怀诗捧膝前。

 

 

二〇二二年十月十六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