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讲义】初探诗词教学模式
(2022-08-06 21:09:18)
标签:
肥城市诗词学会文化学习 |
分类: 课堂讲义 |
【课堂讲义】
初探诗词教学模式
郝兆延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基,必将为中华民族取信天下、结交天下、卓立天下铺垫更宽阔的道路。
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经典传统文化,肥城市诗词学会于2017年1月成立,学会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的领导和关怀下,以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和齐鲁诗词之乡为目标,以诗词滋养心灵为己任,依托金洲知识课堂和阳光诗社知识课堂主阵地,先后成立了22处基层诗社,诗社从格律基础讲起,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教学模式,就是“读—创—写—吟”四部曲。现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为以后的诗词教学提供一点参考。
一、“读”指朗读诗词。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叶嘉莹教授说:“其实诗的好处,你是终生受用的。你想我们中国这么千百年来,能够流传到现在的诗词,像李白、杜甫的,一定是在万千人中最好的。中国古人说“尚有古人”,就是说当你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古人都变成了你的朋友,苏东坡、辛弃疾、陶渊明、杜甫……都在你的眼前,你就不会烦闷。当你的生活出现不幸,当你把它用诗来表现的时候,那诗是一种艺术,当你把悲哀变成一首诗的时候,你的悲哀就成了一个美感的客体,你的悲哀忧愁可以借着作诗消解了。所以读诗有莫大的好处”。“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开阔自己的视野,求得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
如何让学生去读诗词呢。首先是激发学生朗读诗词的积极性,刚才说了,读诗词有这么多好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体会。读诗词不仅增强记忆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培养阅读兴趣,还能提高审美、增强自信。其次,注意朗读的方法。放开让学生去朗读、去背诵,在朗读中体会诗词的意境和韵律美,动员学生利用晨读、班前会、周末、节假日去读。只有读的多了,背的多了,才会理解深刻了,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二、“创”是写诗。我们现阶段主要进行的就是诗词创作教学,走在全市前列的诗社如星辉诗社、陶山诗社、晨曦诗社、云蒙诗社、桃园诗社、翦云诗社等,都是抓住了“创”这个精髓,学生创作了大量的富有儿童特色的古典诗词。老师们的教学是义务的、志愿者行动,是不收费得,对于学习诗词来说,可是难逢的好机会,大家要珍惜。
“创”的环节一是注意选好人员,可以根据各诗社的情况,利用校本课堂,开发本学校的特色诗词教学,可以是利用社团的形式,每周集中几节课上课,可以利用网上教学。二是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教师要充分备课,预判学生的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三是个性化修改学生的作品,保持学生作品的原味,留住学生的一片童真。四是做好展示。利用学校平台、诗词学会平台、桃都诗词和桃花源刊物,发表学生诗词作品。五是开发诗词教材,根据各诗社的特色,结合当地的文化元素,创编诗词校本教材,如陶山诗社的两本诗词教材,涵盖了创作和吟诵。
三、“写”的环节指书法。重点是开发硬笔和软笔书法,落实我口写我心,我手写我诗。书法和诗词艺术是相通的,汉字表意,有一种外形的自然之美,具有独特的方块性,便于毛笔书写。
理解诗词和书法的内在联系很重要。诗歌具有韵律美,吟诗颂词的高低浑厚之音乐美,朗朗动听,脍炙人口,诗书的结合,更让人神魂颠倒,如痴如狂。满壁纵横千万字,挥毫落纸如云烟。唐诗宋词养身,诗书画印合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书画诗歌吟天地之美,而言不尽矣,诗词可以激发书法的创作灵感,书法也是造就诗词的意境升华。
学校为诗词爱好者提供展示书法和诗词结合的平台,利用展览、墙壁,网络平台,充分展示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四、“吟”指吟诵环节。“浅吟对酌千年韵,一曲流觞惊古今”。中华经典传统文化对于丰富内涵、净化灵魂、启迪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诵吟则是学习中华经典的主要方法。为彰显学校特色,坚持教育本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经典诵吟特色课程,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一是培养吟诵指导教师,我们每一个诗词爱好者都应该是吟诵的楷模,不管你吟诵的水平如何,都要去吟诵古人和自己的诗词作品,这样有力于理解诗词,帮助创作。下周开始的2期吟诵培训班同志们应该抓住机会好好学习。二是保证吟诵时间和空间。学生每天早吟午诵各安排
教无定法,重在创新。今天的讲座重在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创适合自己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诗词创作的吟诵的过程中学到更多东西,锻造更多能力,发挥更多的正能量,这样诗词方兴,肥城君子文化方兴,创乡必成。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