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园地】不朽的泰山贤人宋焘

标签:
肥城市诗词学会文化学习 |
分类: 古今流觞 |
【文史园地】
不朽的泰山贤人宋焘

宋焘(1571-1614),字岱倪,号绎田,人称青岩先生。泰安州孝门保(孝门里,今肥城汶阳镇宋家孝门村)人。五岁父母双亡,长于泰城兄长宋绪田处,在州学发奋读书,编修家谱。万历二十九年(1601),30岁就中辛丑科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而后改授御史,巡抚江南,监督学政,江南学风为之一变。他上疏变革,斥责首辅,为直言被贬者伸冤,被贬为平定州(今山西平定县)判官。不久罢归故里,“解绶归里之日,囊箧若涤,惟简册书笥(书箱)而已。”乡居期间在泰城岱庙西南的灵芝街青岩居讲学,王楫名仕等皆出自其门下。万历四十二年(1614)五月二十八日,45岁的宋焘因背疮发作而卒,葬于大汶河水滨的宋家林。后平反,封光禄少卿,改葬泰安城西上旺村凤凰岭下。著有诗集《青岩居草》和《落花全韵》。他的诗题材多样,清新自然,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显示出他高亮的人格。《明诗纪事》《山左明诗钞》选其诗。他《泰山纪事》三卷,是最有价值的古代泰山民间文学著作。地方历史著作还有《岱下小史》《州志补遗》等失传。
宋焘以刚直的形象被写入正史《明史》,他高尚的品德、显著的业绩、不朽的著作为后人敬仰,为泰山五贤之一。泰山凌汉峰下三贤祠,原祭祀宋朝的泰山先生孙复、徂徕先生石介、安定先生胡安国。乾隆年间,陶山先生唐仲冕主讲岱麓书院,增祀宋焘和清臣赵国麟。道光八年(1829),泰安知县徐宗干整治祠宇,改名五贤祠。
宋焘诗选:
自适绝句
卷幢对竹阴,一空尘世想。
池水照天青,又见孤云往。
卷幔对竹林,尘空绝余想。
池水照天青,意与孤云上。
竹林寺二首
一
多时不访竹林僧,茅迳荒芜乱野藤。
此日探奇来坐久,一龛香雨对青灯。
二
野叟山村太古风,山樵鬓插野花红。
松阴歇担说山鬼,笑指前峰有路通。
中秋偕友游净业寺湖上封月
湖光一镜寺门开,同调相携晚未回。
远浦苍烟栖鹳鹤,澹云红树隐楼台。
萧萧叶响天风下,点点波明海月来。
隔水人家吹玉笛,醉听清韵更啣杯。
秋日寄怀同社诸丈
天际长风拂地来,夕阳雁过塞云回。
故园极目人千里,小阁消愁酒一杯。
漠漠轻烟桐叶落,霏霏寒雨菊花开。
凉宵展转乡心切,况听城头画角哀。
青岩居偶成
僻性航闲旷,依山启静扉。
方知尘事远,况与世情违。
月白烟萝迳,风清薛荔衣。
短墙垂柳绿,常荫钓鱼矶。
青岩居
岩栖谁备买山钱,满迳蓬蒿此地偏。
投粟虚庭看斗雀,脱巾深树听吟蝉。
年来已自成书癖,醉后从人唤酒仙。
为爱溪声冷襟抱,石床移向水亭眠。
青岩居十二绝(其二)
一
昨霄溪水长潮痕,烟雨霏霏昼掩门。
隔岸几家芳杜绿,分明城市有江村。
二
编篱种豆绿萋萋,人似桃源路不迷。
日暮酒醒新月上,扶筇又过画桥西。
过孙石二先生读书处
寻幽度危岭,远眺出青林。
上有孙石台,芳草一何深。
晴烟披藓壁,流水若弹琴。
清冷听不厌,悠悠契我心。
当年青紫客,身世已销沉。
却羡深山者,独留太古音。
九日登高
九日登高天气清,振衣一望暮云平。
樽开岳顶元猿啸,屐到霜林白鹤惊。
眼底三山浮大海,杖前五汶抱孤城。
贪看万壑秋光满,听遍空岩落叶声。
赠羽客韩某
羽客韩心玄早岁隐于市沽,五十入道,结宇岱麓,奉纯阳仙师。青山环绕,绿水潆曲,大有武陵风景。簷外植梅种竹,群松蓊郁,且善釀酒。余每杖屦来游,辄乐而忘返,赋此赠之。
断岸重门傍水开,仙居果是远尘埃。
临流浴鹤溪云起,倚树听猿海月来。
五岳何人栖胜境,百年空自恋凡胎。
与君共结长生约,一入蓬赢更不回。
终审:杨衍忠
制帖: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