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讲义】历代古风诗用韵规则初探

(2022-04-17 09:54:39)
标签:

肥城市诗词学会

文化

学习

分类: 课堂讲义

 

【课堂讲义】

历代古风诗用韵规则初探

刘桂清

 

在以前的课程中,我们主要了解的诗的类别、演变和五言七言古绝的押韵规则,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

 

的基本规则来说

 1、押平声韵,第三句末字必须是仄声;

2、押仄声韵第三句末字必须是平声字;

3、第一句的末字可平可仄,若平声必须入韵;

 

这节课对古风诗的内容做一个扩展,把历代有代表性的篇幅较长古风诗(节录)和大家一起简单浏览一下,从中感受到古风诗发展脉络以及其中韵脚规律的逐步变化,可以直观的看到古风也是一步步的向前发展的。这对于一直对古风创作有不同看法的人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我们先从诗经开始

诗经·采薇

 

昔我往,杨柳依依。

今我来,雨雪霏霏。

行道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莫知我哀。

…………

 

大家可以看到,这首是四言诗,诗经中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当然也有三五七言相糅合的体例,基本在押韵上没有什么规则,末字平仄混用

 

再看一下楚辞:

湘夫人(楚辞)

 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楚辞字数上也不固定很多句子加上了感叹词,押韵没有什么规律性。

 

生年不满百

汉乐府

 

生年不满,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难可与等期。

 

从汉乐府诗开始有不规则的押韵和不规则的换韵。这一点在汉赋中也有所体现,限于篇幅时间,就不在列举,大家可以找找汉赋名篇浏览一下。

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比如:

 

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 ……

曹丕的《燕歌行》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全诗句句押韵,为后人的七言诗创作,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归园田居》其一

东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守拙归园田。

…………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以五言为主,大家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押韵比较有规律了,只是奇数句的末字还平仄不一。

 

到了唐代,古风更显气象。

下面两首是唐代的著名大诗人李白和白居易的古风作品。都属于歌行体。歌行体是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是从乐府诗发展而来。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琵琶行节录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

 

这两首诗差别明显。李白的《将进酒》随意性依然很强,不论是字数和押韵都随意转换,而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有所不同,全部是七言句,基本上每两句一换韵,后面还有不押韵的句子。这种转换,应该和作者所处时代的差异有一定关系。李白是唐代前期,而白居易是唐代中晚期,格律诗的规则已经基本形成。

 

到了宋代,随着格律诗的完善,情况大有改观,看看南宋陆游的《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押韵为一先

朱门沉沉按歌,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押韵为入声六月

笛里谁知壮士,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押韵为上平十三元

 

这首诗每四句为一小节,每一小节的第三句与韵脚声调相反,有规律换韵,平仄韵自由转换。

再看看明代的古风诗:

 

桃花庵歌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间,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花开花落年复年。

…………

明代的古风诗,基本已经一韵到底

 

圆圆曲

·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哭罢君亲再相见。

…………

清代的古风,规则大致相同。这首诗是四句一换韵,平声韵仄声韵自由转换,每四句诗中第三句的末字和韵脚声调相反

 

下面这首清代的古风诗,则是遵照平水韵,一韵到底。

 

谒颜鲁公墓 

·邱光瀛

 

古今多少天下才,身后零落埋尘埃。

忠臣履险全节,心铁石兮身琼瑰。

驱车经过颜公庙,金碧无色昏烟煤。

整衣只谒颜公,偃师县北山崔嵬。

忆公宣慰平卢,高山颓崩梁木摧。

…………

这首诗是用平水韵的上平“十灰”韵,一韵到底。每四句中奇数句(第一句除外)末字和韵脚的音调完全相反。

 

从这些例诗中,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古风诗的在韵脚上的变化,单从绝句的角度,已经和我们现在的要求高度契合了。所以说,我们诗教要求古风的基本规则是符合古体诗整体的发展趋势的。在日常的创作中,大家不要再用以前的古风诗做托辞,说李白就是这么写的之类的话,时代在发展,我们诗词创作也要与时俱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