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诗人专题】三八节采风(其二)

标签:
肥城市诗词学会文化学习 |
分类: 学会动态 |
【女诗人专题】
三八节采风(其二)

七律·听王培海老师讲解1030灌渠
杨翠华
引黄劈岭识英雄,徒手修渠领大风。
铁斧已沉文物馆,碧波犹映党旗红。
若非先辈丹心热,哪得家乡水道通。
今日从游根据地,方知前事有王公。
2022.3.8
七律·重忆俢建1030引黄灌渠
王培海
挖岭开渠浩气雄,自然改造渐成风。
钢钎錾石铁锤狠,淡饭无盐辣酱红。
戴月呼号搬渣土,如牛干劲动云空。
今天不似当年苦,谁解为何寒钓翁。
2022.3.7
七律·听王培海老师讲解1030灌渠
桃源笠叟
尼山归客数英雄,铁斧钢钎凿朔风。
今日流清纤影靓,那时旗猎满天红。
灌渠半世犹长舞,历者七旬还热衷。
我辈怀恩当远溯,诗成贴进复兴宫。
2022.3.7
七律·听王培海老师讲1030灌渠工程
任刚
肥城百姓数英雄,挖土移山唱大风。
黄叶村头欣柏翠,青松岭上展旗红。
改颜天地何言苦,造福家乡岂是空。
回首当年人海战,重游此处作闲翁。
2022.3.8
七律·肥城诗词学会赴1030工程故地采风
郭启伟
贯彻精神树党风,桃乡儿女亦英雄。
引黄入境群情热,劈岭开渠三载通。
谈忆出夫思往事,重游故地敬先公。
肥平沃野丰收季,不忘当年旗帜红。
注:先公指吾祖父,当年曾任1030工程石坞管区带工总指挥。
2022.3.8
七律·访吕仙村烈士王建东故居
杨翠华
一门出自吕仙村,四烈英灵何处存。
石屋三间皆上锁,石碑千字尚留痕。
虽无利剑惩魑魅,幸有荣光耀子孙。
前辈精神激吾辈,誓将戮力保乾坤。
2022.3.7
七律·访吕仙村史馆
杨建英
苍松郁郁陶山静,碑刻无声忠有魂。
石院不孤新燕入,英雄已去古槐存。
木桥陈迹留丹色,泉水清流滋老村。
洒血埋身丰沃土,一春烟景满柴门。
七律·吕仙村谒槐有感
竹映幽径
当有精魂附古槐,枝如剑戟奉神差。
洪洞留脉遍华夏,农户捐躯御虎豺。
英烈满门名入史,芳菲四野意盈怀。
吕仙应解后人愿,离座好将忠骨埋。
2022.3.7
七律·随队女诗人协会瞻仰吕仙村史馆
王培海
团瓢剑气镇乾坤,度化捐躯英烈门。
槐古高安溪石梦,旭清昭示国殇魂,
白云生处无妖孽,红色基因植善根。
更有金洲娘子队,春歌畅远吕仙村。
2022.3.7
七律·吕仙村谒槐
桃源笠叟
此去团瓢问古槐,抗倭可是有人差。
一村勇武难夷寇,四烈坚贞不惧豺。
散叶拓枝传大义,攀墙越脊为高怀。
经年眺望曾知否,何处悠悠忠骨埋。
2022.3.7
七律·观吕仙村古槐
郭启伟
吕仙村内谒神槐,犹若天宫遣巨差。
满树虬枝扫日寇,一门四烈拒倭豺。
全民解放能知义,红色传承不忘怀。
且把豪情千古颂,青山何处把躯埋。
2022.3.7
七绝·咏吕仙村(通韵)
董贻胜
一殿奉仙仙气流,黄金屋里尽乡愁。
三山溢彩团瓢古,忠烈满门国事谋。
2022.3.12
柏梁体诗·羡学会一行人游小泰山等景点(通韵)
宋昭斌
阳春三月天气新,小泰山边多丽人。
一路蜂追香气熏,停车伊始笑声频。
村夫引路汗津津,笠叟指挥意深深。
侧耳聆听响水滨,开心迈步吕仙村。
十八盘下牵手跟,三里快活并肩临。
古庙之中香火殷,碧霞祠里谒元君。
驻足拍照古槐荫,注目仰观烈士门。
吕祖团瓢有其因,纯阳宝殿拜洞宾。
青龙偃月泣鬼神,风雨竹文述忠魂。
山下仙贤气氤氲,陶阳英烈史传闻。
赵庄水库碧波粼,百里灌渠弹瑟琴。
当代愚公力超群,肥城百姓势绝伦。
明辰带队沿路寻,归客谈说忆苦辛。
诗友慨然表决心,郭生事后念祖恩。
风光无限美而亲,豪气冲天帅还真。
学会同侪勇打拼,羡煞好动游乐忱。
合当随队步风云,无奈年高脚步沉。
且借微群候佳音,依凭电脑共咏吟。
2022.3.11
辑稿初审:杨翠华终审:杨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