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讲义】七律的平起平收
(2017-12-07 11:01:02)分类: 课堂讲义 |
知识课堂·七律的平起平收式(9.9)
(总第23次)
主讲:杨衍忠
七律诗体简介:
七言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体式、平仄、韵律、对仗等)规范严谨。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由八句组成,每句七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平起平收式的主要特点:
1、第一句的第二字为平声字,第一句尾字入韵(可押邻韵)。即第一句尾字必须是平声字。第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一韵到底;
2、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须对仗;
3、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从平仄方面讲,一首平起平收的七律律谱,就是一首平起平收的七绝和一首仄起仄收的七绝相叠加在一起。其律谱为:
(平)平(仄)仄 仄 平 平(韵),(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韵)。
(仄)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仄(平) 平 平 仄 仄,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以上律谱的特点:第一句与第四句,第二句与第六句,第三句与第七句,第四句与第八句在平仄方面分别完全一样。
七律在平仄方面原则上“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必须严格按照格律要求,律谱标注平声的必须用平声字,标注仄声的必须用仄声字。第一和第三、第五字可视具体情况选择用平声或仄声字,但要注意句子的整体格律要求,决不可造成“孤平”、“三平调”、“三平尾”或“三仄尾”等。
4、每句诗的节奏形式2221或者是2212,这里不多解释了。要注意一点,在一首诗中的两联对仗中,最好不用同一种节奏形式,有所变化才显得句式活泼有节奏有韵味。比如雷现明的《七律
“大师频点春秋意,妙笔纷书平仄篇”就是2221句式。而郭启伟的《七律.谷雨有感》中“眉园韵里寻闲趣,钓月诗中结雅缘”就是典型的2212句式,大家可以在以后的写作中注意一下。
下面我们结合杨宪宝的一首诗来详细讲解一下七律的平起平收。
例诗:七律•秋怅
金 风 送
(平)平(仄)仄 仄 平 平(韵),(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韵)。
冷
(仄)仄(平) 平 平 仄
仄,
人
(平)平(仄)仄 平 平 仄,
他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
大家仔细看,这首七律有下面几个特点:
1、平起,因为它首句的第二个字“风”是平声字;
2、平收,因为它第一句的尾字“凉”是平声字,入韵;
3、诗的中间两联分别对仗;
4、二四六八句押韵押平声字,一韵到底,没有变韵。
另外,这首诗的颈联是很工稳的流水对。“何妨”和“未必”把这一联衔接的非常顺畅,而且升华自然,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与写格律诗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孤平、重字、重韵等,今天我们再介绍一些和写格律诗有关的小知识,让大家对写格律的用韵方面有更多了解。这次介绍的是平水韵、词林正韵和中华新韵的含义和及运用范围,让初学者也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
1、平水韵:
平水韵是宋代以后使用的诗韵系统。公元1229年,金朝的王文郁编了一本韵书叫《平水新刊韵略》,分106韵;公元1252年,又有刘渊编了一本《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107韵。两个作者都和平水(今山西临汾)有关,王文郁曾在平水作官(古书记载他是“平水书籍”,即平水地方管理图书的官员);刘渊据说是平水人,他们的韵书的韵部系统就被称之为平水韵。平水韵是几百年来的官方用韵。
2、词林正韵:
清人戈载编纂的一部词韵书,书分三卷,分平、上、去三声为十四部,入声为五部,一共是十九个韵部。他的分部,实际上是依据前人作饲用韵的情况归纳而来,这就是他所说的“取古人之名词参酌而审定”。戈氏的分韵虽是归纳、审定工作,但其结论却多为后人所接受,论词韵之士多据以为准。戈氏所分的词韵十九部,事实上也是进一步归纳诗韵即“平水韵”而来。
3、中华新韵:
《中华诗词》于2002年第一期刊登《中华新韵府简表》、《中华今韵简表》,2004年第五期又刊登了《中华新韵(十四部)》,均为新声新韵,取消了入声字,完全按照现在汉语读音来划分韵部。简单的说,其平声即普通话的一二声,仄声即普通话的三四声。
注意:
《平水韵》为写格律诗所用。
《词林正韵》是在《平水韵》的基础上归并而成的,供填词使用。
《中华新韵》是按照现代汉语拼音归纳而成的韵书,方便支持新韵的现代人写诗、填词,但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另外韵有宽有窄:
字数多的叫宽韵,字数少的叫窄韵。宽韵如支韵、真韵、先韵、阳韵、庚韵、尤韵等,窄韵如江韵、佳韵、盐韵、咸韵等。
课后作业:七律一首或两首,平起平收式(自命题)。新学员可写平起平收七绝一首或两首,要求三四句必须对仗。
二〇一七年九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