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如何做好教学反思
(2018-10-04 08:39:04)教师应如何做好教学反思
张 顺 成
教学反思的原因。
从教师自身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问题,如,在讲课过程中教师思路混乱,言语组织不清,应变能力不强,方法不当,导致课堂中大多数学生对所学问题含糊不清,大多数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导地位等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只有做了充分的教学反思,才能够发现问题所在,总结经验教训之后,教师才能提升实战能力,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课堂中才能够讲出一节让学生教师双轻松双盈利的课。
从学生方面考虑,学生希望听到的课,首先是教师能有创新的方法去吸引学生们的眼球,其次教师的语言组织要清晰,思路要明朗,能够自如的回答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让学生充分的信服,学生认可了自己的教师,自然会对该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一个教师能够能做到这么完美,关键就取决于他对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所谓人无完人,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不能做到完美,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充分的做好教学反思,优化自己的教学状态,才能不断地适应发展变化的教学要求,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自己的教学逐渐接近完美。
教学反思的意义。
从社会角度讲。在当今中国的教育领域中,教育体制还要不断地进行完善,所以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急需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来引导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向前。众所周知,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是由教师来完成的,一个教师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关键就取决于这个教师能否对自身的教育事业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总之,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的个人需要,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体现。
从个体角度讲。一个教师只有敢于发现自己的问题,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
教学反思的途径。
反思自身的教育观念。在现代教学中,我们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更加强调的是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动态。在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时,首先应该从自己的教育观念着手,拥有一个良好的教育观念,才能使接下来的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在反思教育观念时,应包括以下几点:(1)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一个教师只有充分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顺利讲好一节课,所以师生关系的作用发挥是不容小视的。(2)学生占课堂的主导地位。这一点是新课标中提出了在教学中应确立学生占主体地位,即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应通过总结学生的参与度,参与的内容来判断教师在一棵中是否达到这一标准。这一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占有关键地位的。
在教学反思中,能够注重师生关系及学生的主导地位这两个教育观点,才能使教学反思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要让学生充分明白自己要接受什么样的知识,对知识首先有一个系统的认知。那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就要思考自己是否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达成应遵循以下几点:(1)在讲解新课之前,一定要清晰地把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向学生说明,让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有明确的认知,从而主动积极地给自己明确学习目标。(2)教师在整个讲解中,通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够在当堂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定,从而判断是否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3)在课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回忆反思,通过学生的作业水平、课堂表现情况、教师的课堂环节等方面判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只有在课前,课中,课后把教学反思作为教学的必要手段,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够使课堂思路清晰化。
反思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方法手段。如果说前两项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反思是抽象化的反思,那么教师对课堂中使用的方法手段的反思就是教师具体化的反思。在反思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是否做到了以下几点:(1)是否运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意义的灌输式教学不同,他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做到这一点,也自然符合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观念,所以这一点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2)教学中的节奏控制是否得体。教学的节奏是课堂中学生接受知识的完整度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如果教学节奏过慢,会导致学生对课堂学习倦怠,如果教学节奏过快,则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清晰完整的认识,所以一个教师的课堂节奏是否适中对整个课堂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节奏,首先指令要清晰,语速适中,语调变化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次知识环节的排版要有新意,重点要加大板块,非重点要缩减板块,最后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整体系统的认知。(3)教师是是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张增大教学容量,这里所说的教学容量并不是一节课中传授的知识点越多教学的容量就越大,而是只教师是否方法手段得体,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如果在课堂中完全理解并记忆了大部分知识,那么这一节课的课堂容量才是达到标准的。(4)教师能否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所谓复杂问题简单化,就是教师把极为复杂难懂的问题总结规律,让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能够清晰易懂。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是达不到的。教师只有对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才能够对复杂的问题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总结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放法,让学生挖掘出知识中的奥秘。(5)教师是否对知识进行积累及强化。。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储备有强烈的认知。一个教师如果把知识储备只局限于所教课程的水平阶段,那是没有进步可言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才能有新的教学理念,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才能使自己的课堂丰富多彩。
以上五点是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具体化的反思,通过这几种途径的反思,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学生,从而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
通过以上的研究论证,我们可以知道,教学反思能够使一个教师有进步可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教师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总结,才能真正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增强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差距中找到问题的所在,不断地使自己容身于教育事业的最前列。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合格老师的必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