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研究(开题报告)
(2018-08-22 16:10:28)分类: 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
培养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研究(开题报告)
安康市市级学科带头人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
|
XDKT201739 |
|
培养初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研究 |
|
|
王清喜 |
|
安康市白河县第三中学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目前,初中学生80%以上对文言文都有畏难情绪。因为,文言文远离社会现实生活,时代相对久远,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并且文言文要求背诵的作品很多,学生更讨厌文言文。所以文言文成了语文教学的“拦路虎”。目前的文言文实际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学生只是依赖教师讲,或者是文言文翻译资料,然后死记硬背翻译内容,很少有学生主动借助古汉语词典结合注释来翻译,学习文言文很被动。但是文言文又不能不学,因为他是我们古典文化的精髓,是中考高考的必考内容。因此教师要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上“多动脑筋”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入、合作、探究。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确定了正确的方向,体现新的教育理念,重视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注重积累、感悟、实践和综合学习,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不可小觑,文言文在中学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加大,占教材比例的50%以上,是中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所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学好文言文的先决条件。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本次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初中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其中兴趣包括阅读背诵兴趣,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动手查阅工具书、资料的兴趣。落脚点在“兴趣”上。教师在教学中可从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入手,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让学生愿意走进文言文才能有兴趣学习。 研究方向、角度: 1、探究教师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2、寻找学生知识积累与所学文言文的共性,以找到文言文教学的切入点或是突破口。 3、挖掘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性格等资料,这对文言文的理解很有帮助,也是由难到易的桥梁,更是兴趣的来源。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时间:2017年7——8月) 主要是选题、组建研究团队、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进行理论学习、统一认识,形成的申报方案。早在2017年6月我们就组建了以主管教研的王清喜为课题主持人兼组长,以周耀山为指导教师,以研究员周耀山、张顺成、陈世丽、刘颖、李永利、邓昌耀、刘世林、陈诚、高敏老师为主要研究人员,挑选了具有一定研究水平、语文学科的专业教师研究团队。由王清喜具体负责课题申报准备工作。 2.开题阶段(时间:2017年9——10月) 按照市教科所的批复指示,对课题进行修改,在立项后由王清喜负责召集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研究讨论课题实施方案,并在三周内召开开题会议,由张顺成老师执笔撰写开题报告,并上传。 3.研究实施阶段(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搜集资料,问卷以本校学生为主,分教师和学生两种类型的制定问卷。对收回的问卷、访谈记录等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处理,从中发现共性的问题和个别特殊的问题,初步形成问卷调查的调查报告,进而针对在培养初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研究中存在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形成初步研究成果。具体时间:2017年11月至2017年12月。全部成员参与问卷调查发放与回收工作,课题组长王清喜负责召开会议,讨论调查数据,并进行分析,开成共识,问卷由陈诚、高敏负责问卷设计。 中期研究阶段:总结前期工作,商讨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调整研究方案、撰写中期报告、布置后一阶段研究任务,争取发表相关论文至少一篇。(时间:2018年1——2月),并在白河三中《培养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研究成果予以应用,检验理论校果。 补充调查、完善研究阶段 (时间:2018年5——6月) 针对前期的研究状况,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补充调查研究;特殊的问题,则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新的问卷;收集所有课题组成员负责的研究成果,总结当中成功之处,找出显著不足,并及时的反思和整改。 4.结题总结和验证阶段 (时间:2018年7——9月) 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1份),提交相关研究成果(调查报告1份、培养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基本流程设计1份、教师指导和学生实践活动视频共2个、PPT课件1个、案例5份、培养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课程资源包1个、培养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建议1份),提供在本校应用验证课题成果的资料1份;申请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的鉴定。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1、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巨大魅力,喜欢阅读文言文。 2、学生养成运用工具书学习文言文的习惯,能轻松读懂简单的课外文言文。 3、学生能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确实提升了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结题报告以论文或是成功的教学案例形式呈现,同时,将教学中形成的论文、随笔也进行整理作为研究中的阶段性成 果呈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