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在泡泡泥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2016-11-01 10:00:17)
标签:
原创教育 |
分类: 教育论文 |
泡泡泥活动是一种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和培养幼儿空间想像能力的活动,其操作性、创造性很强。幼儿的制作过程就是操作、想像、创造、和自我满足的过程,泡泡泥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手段之一。我觉得在泡泡泥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该以小班为切入点,进行了尝试。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把知识技能的传授作为重要目标,强调的是教师的示范讲解,孩子只是一味地模仿,导致作品缺乏创造性。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没有得到真正开发。要想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泡泡泥活动教学。让幼儿初步了解泡泡泥知识及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过程让幼儿对泡泡泥产生创造欲望。
2.培养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创造
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首先要打破常规,当孩子想像出不合常规的东西时,我们要及时予以肯定。应该从小培养幼儿敢于想像、敢于创造的习惯,不能去限制孩子的思维,相反,要有意识的培养、引导幼儿奇思妙想,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使幼儿思维的独特性得到发展。
1.为幼儿提供感知事物的机会,了解其明显特征,丰富幼儿头脑中的形象积累,强化幼儿的形象记忆,初步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
2.在学习搓、压、团、等技能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学用与别人不同的技能表现同一形象。
3.培养幼儿活动的兴趣,尝试表现自己的想法,感受创作过程的快乐。
总之,小班幼儿创作的目的性比较差,他们感兴趣的是操作过程本身。团一团、捏一捏、搓一搓就会使他们感到满足,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应该采取让幼儿先做后说的方法。让孩子一边做,一边探索;一边做一边自言自语,丰富了说的内容,激发了孩子说的欲望,在孩子完成作品后,我们鼓励幼儿自己介绍作品互相欣赏,相互讲评。先做后说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泡泡泥活动对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要实现活动的教育作用,关键在于教师要正确地调动起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幼儿在泡泡泥活动中获得创造的快乐,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