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理课堂的教师评价观(中学物理)

(2015-11-11 16:53:07)
标签:

物理学科教学

分类: 博主文章

本文刊发于中学物理,201411月(第3222期)5-6.

物理课堂的教师评价观

郭九胜

(陕西省渭南市教育研究所,陕西  渭南  714000

  在物理课堂教学上,对教师的评价依从一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是研读课标,吃透学情,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二是通读教材,理清重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三是合理引导,适时点拨,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功能;四是归纳提升,优化作业,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要求、教师评价

物理指事物的内在规律,事物的道理。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是寻找各种序(Orders)、对称性Symmetry)和对称破缺Symmetry-breaking)、守恒律(Conservation laws)或不变性(Invariance)。

提到物理,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实验,结合新课程理念,自然就会思考科学探究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开展,似乎新课程教学就是为物理学科量体裁衣的。面对物理学这个概念和客观事实,我们也不得不说物理学有点太深奥!那么这么深奥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学习并开展研究呢?

初二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面对生活中声、光、电、运动等许多光怪琉璃的现象,充满了好奇、惊讶、喜悦和急于探究的欲望,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就担负着引导、激疑、探究之重责,尤其是要保护和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事实是经过一年左右的物理学习,学生对物理学科不但没有因兴趣而产生深厚的感情,反而因为物理学科的教学而具有了恐惧心理,虽然仍然爱学、喜欢学物理,可面对凄惨的结果和枯燥的过程,使学生听物“色”变,谈物胆寒。面对这个现状,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和思考物理课堂教学,尤其是要站在一个物理研究者的角度深入思考。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面对这五条基本理念,面对客观的物理学科,教师比较茫然,一味的求全,反而导致了教学的局限性,把握了目标,忽视了学生和学科特点,把握了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可会淡化或者未顾及学科基本理念。

为了实现以上物理课程理念,结合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中的教师评价,在物理课堂教学上,教师尽可能做好:

一、研读课标,吃透学情,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

对于课标,教师在备课时都能看一下,目的是为了撰写教案时确定目标的方便性。对于教材,教师还是拘泥于教材的设置,不会将教材和自身教学经验、教学实际灵活结合,往往体现的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对于学清分析,在各种参赛教案中很少能看到教师专门分析,所以,在确定目标之前,还是要结合学情,虽然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每节课对应学生的情形不同教学也会差异很大。

在三维目标设计中,力求凸显“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技能,还真的需要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思考、挖掘技能因素,将技能目标的实施融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方法,这是一个学生学习要根本掌握的目标。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方法,这是教学的根本。但是方法往往具有抽象性、程序性和技巧性,不是能轻易习得的,所以方法的教授就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我想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更为重要,物理学史本身就具有故事的情节,具有可读性和很强的感染力,只是我们不能仅仅体现在故事情节上,要通过物理学发展过程、物理学研究趣事来启示学生思考什么、感受什么和坚持什么。比如“爱因斯坦披着毯子上街”“牛顿把手表当鸡蛋煮了”“安培在四轮马车的后背上算数学题”“阿基米德光着身子从浴室中狂奔而出,高声大喊:‘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对力的概念的认识和发展”“居里夫人指关节的严重变形”“开普勒对微小8分误差的思考”……这些故事的背后不是让我们看到物理学习的困难和深奥,更不是调节我们课堂学习的疲劳,而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在教学中,建议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物理学史教学资源,这些不仅能充分展示物理学科的神奇,展示物理学科的有用,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学生对神秘领域的探索。

二、通读教材,理清重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一窝蜂而上,课堂教学双主体要得到充分发挥,为了体现课堂教学的活,为了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多角度全方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近乎单薄和千篇一律,甚至为了鼓励学生,不惜牺牲知识内容的正确性、孩子操作的科学性以及带来强大负面影响的示范性。所以,在此笔者提议,物理学科知识方法教学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教师的评价必须准确,不能为了迎合新课程而做出似是而非的结论。再者,为了突出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时甚至淡化了知识教学,出现本末导致的现象。所以,不管对课堂教学冠以什么名称,笔者认为,基本知识教学决不能淡化,因为它是技能、方法的载体,缺失了知识教学,那么课堂教学也就失去了基础。所以,教学内容的确定仍然是设计好每一节课教学的重心。在结合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准确确定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这也是教师设计好一节课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结合新课程理念,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三不讲,一是学生一看就会的不讲;二是学生经过探讨能学会的不讲,三是教师反复讲学生都学不会的不讲。我想教师把握了这三不讲,并灵活设计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就不会再说内容太多、时间不够的话,就会逐步实现课堂教学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目标。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基本理念揭示了物理学科教学要不同于其他学科,对于每一节课的导课设计我想都要体现这一目标和理念,但重要的是教师要灵活设计。我并不主张教师每节课都带上演示实验,每节课都设计有教学实验,但我很赞成教师能灵活利用身边的每一个器材,将物理实验的原理甚至物理情景创设的有声有色、切合生活,切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撇开空洞的理论,将物理知识的学习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

对于课堂教学设计,每节课都尽可能要凸显一至两个亮点,尤其是赛教课、公开课等大型示范课。其实课堂教学亮点也正是做课者智慧的体现。每一节课,只要教师能认真思考并精心设计,将自己的智慧融入课堂教学,相信每一节课教师都会有喜悦绽放的。

三、合理引导,适时点拨,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功能

课堂教学的主体之一是教师,教师是实现课堂教学“引导、指导、训练和评价”的主导者。每一节课,教师若能借助生活中生动鲜活的教学资源,借助科学技术手段,内化和活化课堂教学内容,科学规划课堂教学结构,那么课堂教学将会是层次清晰、过渡自然、紧张有序、活而不乱。

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充实,环节清晰。建议教师要灵活掌握和使用,在关键的环节中以形象生动的教学展示给学生,既能凸显知识点的学习,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能起到教学环节的合理过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作为评价者,要做好:一是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实际教学的时间记录,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合理性的初步判断。对于每一个环节,记录开始时间,随着教学的进行,再记录结束时间,以便从时间上把握教师对本环节的设计和实际教学。二是做好课堂教学教师“引导、指导”的语言记录,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判断依据。教师的语言形象生动有激情,将会无形地感染和吸引学生,将会使师生活动和谐统一。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及时抓住教师富有特色的语言,捕捉教师语言隐含的教学信息,这也是和教师互动的有效载体。比如我们在听自由落体运动时,在测量一口井的深度时,三个小孩分别采用了三种方式,教师在介绍第三个小孩的做法时说:“第三个小孩很聪明,他用一石块,一块秒表,在扔下石块的同时开始记录时间,听到落水声按下秒表,记录石块下落的时间,算出井的深度”。这本是一个结合本节课知识教学的实际应用,本来能使课堂教学产生生机和活力,可就是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刻意的一句“第三个小孩很聪明”挫伤了好多孩子的积极性。还有我们在听一次习题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说了一句话:“这些我都不想讲啦!”。说这句话的原因是,前九个问题,教师一问,学生都基本上答对啦,可教师没有及时抓住学情,还在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反复强调让学生不要把什么和什么概念然在一起。从我们听课的过程来看,学生根本就没有混淆教师提到的概念,所以教师越讲越感觉没劲,自然也就没激情。在随后的交流中,我问教师说那句话的感受是什么?教师只是说课堂教学知识容量太大,紧紧张张一节课老完不成任务。我就给他分析了这一节课他为什么那样说的原因,一是他没有充分了解学情,不知道本节课学生的困惑在那;二是教师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看到我们听课很紧张,按部就班实施教学;三是教师没有灵活把握教学,没有落实课堂教学三不教,所以感觉教学内容太多,而且是一言堂的赶课。听完评价,教师有点不好意思。这些不经意或者刻意的课堂教学语言,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作为听课者绝不能放过这些细枝末节,这也是深刻剖析教师课堂教学的有力依据。三是做好教师课堂教学重难点的教学实施以及突破方法记录,这是教师教学艺术和教学特色的体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是教师教学智慧的核心体现。也是每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四是做好课堂教学环节过渡的情境创设和教学氛围创设,这是教学有活力和感染力的体现。五是做好教师对学生展示的评价以及激励状况,不能仅仅局限于表扬,要客观的体现对学生的教育;六是记录课堂教学练习的层次设置以及学生的完成情况;七是抓住课堂教学随即生成的问题以及教师处理的方法和程度,看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在这一点上,往往揭示课堂教学生命力的所在。比如在听速度这一节课时,老师讲“速度是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有学生就问老师,能不能用时间和位移的比值来表示速度?!教师听见后,说:“有你这样思考问题的吗?”!!!一个很好地课堂生成就这样抹杀掉啦。这不仅伤了学生积极思考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失去了深化速度概念教学的机会。真是可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好“引导、点拨”作用,对于学生的困惑,不在于滔滔不绝的讲授,不在于教师熟练地操作,而在于发现学生的困惑点并有效地点拨,比如是临界条件学生没意识到?比如是空间模型学生没有构建对?再比如是学生审题时关键词没抓住等,教师要适时地“画龙点睛”,让学生顿悟。对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导,规范的操作;对于学生的物理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要设置专门的问题,开展特定的技能和思维训练。还有,对于学生的评价要以调动学生热情为目标,以激发兴趣为根本,但必须是科学客观的事实,不能背离物理学本质,不能背离科学客观事实,同时还要调动学生间互评,既是对学生客观表述自身观点的展示,也是对学生评价的锻炼,更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四、归纳提升,优化作业,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及时归纳总结,凝练本节主题,科学设置课外作业。

课堂教学小结很重要!通常的小结都是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经过怎么样的环节,开展什么样的活动,经历什么样的训练,使学生学到了什么方法。最后是作业布置,若是刚好下课铃也响起,听课者、做课者均会欣慰地露出轻松的笑容,一节课的教学也就算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小结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通过教师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其次是让学生展示交流,也通过学生展示交流,教师真正把握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再次是教师归纳,重在升华,给学生学知识、学方法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

再是,新课程理念下,对于一节课的评价,不是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不是师生热烈的互动,也不是解决了学生多少问题,更不是上完课后学生没有问题。相反,一节课上完后若能使学生产生更多问题,我认为该节课才真正起到了激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学习之目的。我相信学生将会自觉地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并自觉地探究遇到的问题,这才是新课程要追求的最高境界,课堂小结,应该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

对于学生的课外作业,应该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分三个方面,一是分层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练习;二是基本技能训练,比如小实验、小制作等;三是开放性试题,主要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既可能是小作文,也可能是社会实践,还可能是一些创新设计。总之,对于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也是我们教学设计的一个重心,不能虎头蛇尾。但往往在我们课堂教学实践中这个环节很淡化,就是作业在第几页那几个题,没有体现教师的思考,没有体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也没有体现物理学科对学生成长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重新审定各个环节和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三不教!将课堂教学的总结交流评估以及作业分层设计考虑充分。尤其是在总结评价这一块,不仅让学生交流,教师还应该引导将总结上升为方法、经验,不要仅局限于低层次的知识技能。

终点回到起点。以上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既是课堂教学的评价点,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力做好的事。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学,愿教师的课堂教学在评价激励下不断创造新辉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姚磊.多维视角下的物理教学评价初探[J].科学教育,20119:829

3.宋国平.浅谈初中物理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 201227

4.李夏彬,张韧主编.西安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标准[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2.10

5.樊丽娟周欣祝娅.基于新课程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5

6.宋军.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

7.王教过.中学物理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